【题解】
陆澄,字原静,又作“元静”,一字清伯,湖州府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正德九年(1514)从学于王阳明,十二年(1517)进士,授刑部主事。嘉靖时,议大礼不合,罢归。后悔前议之非,上疏自讼。上恶其反复,斥之不用。时有议王阳明之学者,陆澄欲上疏抗辩,王阳明闻而止之。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四云:“《传习录》自曰仁发端,其次即为先生所记。朋友见之,因此多有省悟。盖数条皆切问,非先生莫肯如此吐露,就吐露亦莫能如此曲折详尽也。故阳明谓:‘曰仁殁,吾道益孤,致望原静者不浅。’”“先生初锢于世论,已而理明障落,其视前议犹粪土也。阳明知永嘉之为小人,不当言责,故不涉论为高。先生已经论列,知非改过,使人皆仰,岂不知嫌疑之当避哉?”
“陆澄录”是《传习录》中较为集中论述“致良知”功夫的部分,其主旨在于阐释阳明心学功夫是实学功夫,内容非常丰富,可概括为十个方面:第一,强调功夫要先立头脑,如对“主一”“立志”“集义”等的论述;第二,强调功夫之根本在于在心上用功,如王阳明认为为学要有本源,要在本源上用功;第三,强调本体与功夫的统一,如王阳明认为心学功夫上下一贯、体用一源,道要在功夫中求;第四,强调功夫不离日用行常。如王阳明从辩证的角度对事上磨炼、下学上达、惟精惟一等的阐述;第五,论述了一些具体的功夫条目,如省察、存养、谨独、克己、格物等;第六,对心体本然的论述,如对“定”“诚”“中”的论述,并主张以心体之状态判功夫之真伪;第七,对“知行合一”功夫的论述,其中也涉及对心即理、性等心学范畴的论述;第八,强调心学功夫之自然,反对意必,反对执着,进而在为学之道上反对有违良知的行为,如为仕而仕等;第九,在心物关系层面阐发恶之产生,指出为学要存天理、去人欲;第十,从为学出发,王阳明阐述了自己的心学经学观,并对经史关系、《大学》与《中庸》的关系等进行了阐述。特别是在论述日常功夫时,言简意赅,不啻为箴言。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7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8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9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0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1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2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3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4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5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6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7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8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19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0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1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2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3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4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5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6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7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8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29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0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1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2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3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4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5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6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7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8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39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0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1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2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3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4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5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6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7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8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49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0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1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2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3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4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5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6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7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8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59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0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1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2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3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4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5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6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7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8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69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70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71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72
- 陆澄录 凡七十三则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