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王阳明于本条借孔子之遭遇和浩叹抒写自己之万物一体的心志和不遇于世的悲叹,意在阐明其心(良知)与圣人同,其学(良知学)为圣学之赓续,其强调的义理之核心在于良知学的万物一体之仁。

昔者孔子之在当时,有议其为谄者1,有讥其为佞者2,有毁其未贤3,诋其为不知礼4,而侮之以为东家丘者5,有嫉而沮之者6,有恶而欲杀之者7,晨门、荷蒉之徒8,皆当时之贤士,且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9?”“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10。”虽子路在升堂之列11,尚不能无疑于其所见12,不悦于其所欲往13,而且以之为迂14,则当时之不信夫子者,岂特十之二三而已乎?然而夫子汲汲遑遑15,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故其言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6!”“欲洁其身而乱大伦17,果哉,末之难矣18!”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若其遁世无闷,乐天知命者19,则固“无入而不自得”20,“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注释】

道并行而不相悖:语自《中庸》第三十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

从前孔子在世时,有人说他谄媚,有人说他花言巧语,有人诋毁他的贤能,有人诽谤他不懂礼仪,有人侮辱他是东家丘,有人嫉妒他而阻止他,有人厌恶他而想杀他。晨门、荷蒉都是当时的贤士,还在说“明知不可做却去做?”“见识浅陋呀!没有自知之明,还固执得很。”虽然子路对圣学的理解已经处在升堂的地步,尚且对孔学的知识不能毫无疑问,对他想去的地方不高兴,而且认为孔子迂腐,那么当时不信任孔子的人,哪里仅仅是十之二三而已呢?然而孔子匆匆忙忙,像是在路上寻找失去的子女,没有时间暖席,难道是为了祈求人相信自己、了解自己吗?因为他有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深深感到急切病痛,即使想不管也身不由己。所以他说:“我不与人群交往又与什么交往呢?”“想使自身保持高洁却破坏了君臣大伦。”“这人很坚决,没有什么可以说服他!”哎!除了确实把天地万物当做一体的人,谁能了解孔子的心呢?至于那些遁世没有烦恼、乐天知命的人,当然能“无入而不自得”,“道并行而不相悖”了。

Footnotes

  1. 议其为谄者:语自《论语·八佾》:“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谄,谄媚。

  2. 讥其为佞(nìng)者:语自《论语·宪问》:“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佞者,善于花言巧语、阿谀谄媚的人。

  3. 毁其未贤:语自《论语·子张》:“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4. 诋其为不知礼:语自《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5. 以为东家丘:语自《沈隐侯集》卷一《辩圣论》:“当仲尼在世之时,世人不言为圣人也。伐树削迹,干七十君而不一值。或以为东家丘,或以为丧家犬,若不高叹凰鸟,称梦周公,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则当世安知其圣人乎?”又,学界议此语最早出自《孔子家语》,但诸版本均无考。

  6. 嫉而沮之者:语自《论语·微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年五十六,摄行相事,鲁国大治。齐人增女乐以阻之。

  7. 有恶而欲杀之:语自《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适宋。司马桓魋欲杀之。

  8. 晨门:守门人,负责早晚开闭城门。荷蒉(kuì):担着草编的盛器的人。二人皆出于《论语》,见下文注释。

  9. 知其不可而为之:语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0. “鄙哉”四句:语自《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1. 子路在升堂之列:语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2. 尚不能无疑于其所见:语自《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3. 不悦于其所欲往:语自《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14. 以之为迂:语自《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5. 汲汲遑遑:慌忙仓促的样子。

  16.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语自《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7.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语自《论语·微子》:“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 “果哉”二句:语自《论语·宪问》见前文注释10

  19. 乐天知命:语自《周易·系辞上》:“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20. 无入而不自得:语自《中庸》第十四章:“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