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以“口耳之学”之弊从反面解释“知行合一”功夫。在王阳明看来,口耳之学不能反切于身心,不是真知,导致“知”“行”二分。非真知故不能行,导致知而不行。不能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之学便不真切。施邦曜云:“数语俗学病根,尽数拈出。”直陈口耳之学之弊端。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1。”
【注释】
【译文】
先生说:“现在学习我所谓的‘格物’之学的人,大多还停留在口授耳闻的阶段上。更何况专习口耳之学的人,能不这样吗?天理、私欲,其精妙细微之处必须时刻用力省察克治,方能逐渐有所发现。现在在说话的时候,虽然只是在讲求天理,不知道心里倏忽之间,已经产生了多少私欲。何况还有偷偷萌发而无法查知的私欲,即使用力省察,尚且不容易发现,何况只是空谈阔论,怎么能全部察知呢?如今只管讲求天理,却放在一边不遵循着做,讲求私欲,却放在一边不摒除,怎么会是‘格物致知’之学呢?后世的学问,即使到了极致,也只能做一个‘偶然的行为合乎义’的功夫而已。”
Footnotes
-
义袭而取:语自《孟子·公孙丑上》:“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朱熹注云:“非由只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掩袭于外而得之。”义袭,指义偶然从外进入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