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讲心之动静。妄心起意自是动,照心发用亦是动,但二者有本质区别:妄心是别有一个心,强意所为,自私用智,亦非本心。照心是本心之发用,依良知而行,本心原自不动,故恒照则恒动恒静。心体动亦定,静亦定,功夫一刻不息。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译文】

来信写道:“着手做功夫的时候,觉得这心中没有一刻平静。妄心固然在活动,照心也在活动;心既然是一直在活动,也就没有片刻的休憩了。”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1。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2,有刻暂停则息矣,非“至诚无息”之学矣3

【注释】

【译文】

这是有意去追求宁静,因此越来越无法得到宁静了。妄心是活动的,照心不是活动的;心长久明澈,也就长久活动又长久平静,天地万物就因此恒久不息。照心固然使心体明澈,妄心也能使心体明澈;《中庸》说“它们无法被分为两件事物,生命事物也就不停息”,有一瞬间的停止,也就灭亡了,也就不是“至诚永不停止”的学问了。

Footnotes

  1. 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语自《周易·恒卦》:“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2. 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语自《中庸》第二十六章:“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3. 至诚无息:语自《中庸》第二十六章:“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