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从辨析“良知”与“见闻”的关系入手,论述致良知功夫的心学特质。从心本论出发,良知与见闻是由“体”到“用”的关系,故致良知功夫则是明体达用,明体是达用的头脑。如果由用致体,则失却头脑,不免支离。王阳明于此在本体和功夫上都坚持了心本论立场,担保了二者的统一。

崇一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1,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然学者之知未尝不由见闻而发;滞于见闻固非,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今曰‘落在第二义’,恐为专以见闻为学者而言。若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似亦知行合一之功矣。如何?”

【注释】

【译文】

来信写道:“先生说:‘德性之良知,不是经由闻见而实现的。假若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我私下里认为良知虽然不是从见闻而来,然而学者的认知,未曾不是从见闻中生发出来的;拘泥于见闻当中固然不对,但见闻也是良知的应用。现在说的‘落在第二义’,恐怕是针对专门把见闻当做学问的人来说的。如果为了实现良知而在见闻上寻求,似乎也是知行合一的功夫了。这样认为怎么样?”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2。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3。”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4,正是欠此一问。

【注释】

【译文】

良知不是从见闻而来,然而见闻也无不都是良知的应用,因此良知不拘泥于见闻,也不离开见闻。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啊。”良知之外,没有其他的知识了。因此“致良知”是学问最关键的地方,是圣人教人的第一要义。现在说专注于探求见闻的末节,就是失去重点,而已经落在第二位了。最近一段时间,同志们都已经知道有“致良知”的学说,然而功夫仍然还有很多含混不清的地方,正是缺少这个疑问。


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之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良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5。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6,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注释】

【译文】

大体上说,做学问的功夫,只要在最关键的地方把握住主意,如果把“致良知”当作最关键的地方,那么凡是多闻多见莫不是“致良知”的功夫。日常生活中,见识应酬虽然头绪繁多,但流行的都是良知的生发作用。除了见识应酬,也就没有良知可致。因此这两者也只是一件事。如果说致良知要从见闻上探求,那么言语之间不免就把“良知”和“见闻”分成两件事了。这与专门在见闻上探求的细节虽然稍有不同,但他们不懂得精一的主旨则是相同的。“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然说到“择”,又说到“识”,可见良知也未尝不在中间发挥作用,只是其用意还是在多闻多见上选择、认知,这就失去了最关键的环节。崇一你对这些问题上认识得已经非常清楚,今天这样的疑问,正是为阐发这样的学说,这对志同道合的学者们非常有益,只是意思表达得还不太明白,可能会出现毫厘、千里的谬误,也不能不做出精细的考察。

Footnotes

  1. “多闻”二句:语自《论语·述而》:“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 “故良知”二句:参见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3. “吾有”二句:语自《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4. 鹘(hú)突:含混,混淆不清。

  5. “但其”二句:参见王畿《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钱绪山行状》:“闢龙泉中天阁,请夫子升座开讲,君首以所学请正。夫子曰:‘知乃德性之知,是为良知,而非知识也。良知至微而显,故知微可与入听。唐、虞授受,只是指点得一微字。《中庸》不睹不闻,以至无声无臭,中间只是发明得一微字。’众闻之,跃然有悟如大梦之得醒。”

  6. 莹:莹彻,让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