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论心学功夫与本体的关系。王阳明以心学解释《孟子·万章》篇,巧力是功夫,功夫不同,目标则一。圣知是本体,识得本体,则功夫方始有头脑,归于一。显然,王阳明的解释是有选择性和取舍的。体现了其以心释经的特点。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1,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2。’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3,‘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注释】

【译文】

钱德洪问:“孟子‘巧、力、圣、智’的说法,朱子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怎么样呢?”

先生说:“这三个人固然有力,也有巧。‘巧’和‘力’并不是两件事。巧也只在用力的地方,有力而没有巧,也只是徒劳费力。这三个人就好比射箭:一个能步射,一个能骑射,一个能远射。他们能射到靶子都称为力,能射中靶子都可以称为巧。只是步射的不能骑射,骑射的不能远射,各有长处,这就是才力局限的不同之处。孔子就兼有他们三人的长处。然而孔子的‘和’最多只能达到柳下惠的极致,‘清’只能达到伯夷的极致,‘任’只能达到伊尹的极致,哪曾再增添半点儿呢?如果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那么他们的力反而超过孔子了。‘巧’和‘力’只是用来说明‘圣’和‘知’的含义的,如果能够明白‘圣’和‘知’的本意是什么,就自然能够了解了。”

Footnotes

  1. 孟子“巧、力、圣、智”之说:《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2. 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语自朱熹《孟子章句集注·万章下》:“此复以射之巧力,发明‘智’‘圣’二字之义,见孔子巧力俱全而圣智兼备,三子则力有余而巧不足,是以一节虽至于圣,而智不足以及乎时中也。”三子,即指伯夷、伊尹、柳下惠。

  3. 柳下惠:展禽,一作展获。食邑柳下,故名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