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论求道功夫。王阳明从心物关系出发,认为道既不滞于物,亦不离于物。直求于心或格物求理,或陆或朱,都有偏颇,故应采取的态度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就彻底贯彻了心即理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两个向度。王应昌评此条云:“故惟致吾良知于物,而天下之物,无一不与我良知相符。才是先生囊括朱、陆之平。”
问:“道一而已1。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
先生曰:“道无方体2,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3,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注释】
【译文】
陆澄问:“道就是一。古人谈论道,见解往往不同,求道是否有要领呢?”
先生说:“道没有具体的形体,变幻莫测,不可执着。如果拘泥于文字意义上探求道,离道的本意就远了。现在的人只说天,其实哪里见过天呢?认为日、月、风、雷是天,是不对的;认为人、物、草、木不是天,也是不对的。道就是天。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还有什么不是道呢?人仅凭借自己的片面见解,认定道只是这样,所以道才有所不同。如果不断向深处探求,明白自己心体,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古今交错,不分始终,又有什么异同?心就是道,道就是天,明白了心也就知道、知天了。”
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译文】
先生又说:“各位要想实际看到这个道,必须要在自己心上体会认识,不向外去寻求,才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