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论一体同物之心即良知,其中关涉王阳明心学四大核心命题之一即万物一体。良知是即本体即功夫即境界的,从本体言,良知具有先天性、普遍性和能动性的性质,这是万物一体命题的逻辑基点;从功夫言,致良知担保了万物一体之可能及其伦理属性;从境界言,良知普遍性之落实、致良知功夫之自慊即是境界。本条王阳明对万物一体的论述体现了儒家仁学的特色,也确证了其理学家的思想特质。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古之人所以能见善不啻若己出1,见恶不啻若己入,视民之饥溺犹己之饥溺2,而一夫不获3,若己推而纳诸沟中者4,非故为是而以蕲天下之信己也5,务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者”6,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杀之不怨,利之不庸7。施及蛮貊8,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9,为其良知之同也。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
【注释】
【译文】
人就是天地的心。天地万物本与我为一体。百姓所遭受的困苦与荼毒,哪一件不是自己的切肤之痛?不知道自身痛苦的人,便是没有是非之心。人的是非之心,无须思虑便可知道,无须学习便能具备,这就是所谓的良知。良知自在人心,无论圣人还是愚人,从古至今都是相同的。世上的君子,只要专心致其良知,自然能秉公判别是非,与人同好同恶,视他人如同自己,爱国如同爱家,甚至把天地万物视作与自己为一体,使得天下都得到治理。古人之所以能够看见别人行善如同自己行善,看到别人为恶如同自己为恶,看到百姓饥饿痛苦如同自己饥饿痛苦,有一个人没有过上好的生活,好像是自己把他推入深坑之中似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故意表现出这些而想取信于天下,而是一心一意致其良知而自求心安理得而已。尧、舜、三王这样的圣贤“说的话百姓没有不相信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话是出于自己良知而说的话;“他们做的事百姓没有不喜欢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良知而做的事。所以他们的老百姓和平安乐,就算被处死也无怨言,给好处也不答谢。把这样的教化推及蛮荒之地,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不孝敬双亲的,是因为人的良知是相通的。唉!圣人治理天下多么简单容易啊!
Footnotes
-
不啻(chì):无异于。 ↩
-
饥溺:语自《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
-
一夫不获:语自《尚书·说命下》:“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 ↩
-
若己推而纳诸沟中:《孟子·万章上》:“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纳)之沟中。” ↩
-
蕲(qí):通“祈”,祈求。 ↩
-
言而民莫不信者、行而民莫不说者:语自《中庸》第三十一章:“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
-
“杀之”二句:语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利之不庸”意指得到好处而不去酬谢。庸,酬谢。 ↩
-
蛮貊(mò):泛称华夏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 ↩
-
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语自《中庸》第三十一章:“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