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以名实之辨从反面论述为学之方。实乃理,务实乃存天理、去人欲,名与物对,名即是物。“实”与“名”有内外之别,好名就是求之于外物,这正是王阳明所批评的朱熹为学之方。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比来精察1,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注释】

【译文】

先生说:“治学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前年起,我自我感觉好名的毛病已经减轻许多,最近仔细省察,才知道这个毛病完全没有去掉。难道是真的不重内修,追逐外物,追求影响和虚名吗?只要听到夸赞就喜悦,听到毁谤就忧闷,这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

先生说:“十分正确。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那么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里还会有好名的功夫呢?”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2,‘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3。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4,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5。’安肯以此望人?”

【注释】

【译文】

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中,‘称’字读去声,也就是‘名声超过实际情况,君子以之为耻’的意思。实与名不相符,活着尚可弥补,死了就来不及了。孔子认为‘四十岁、五十岁而无闻’,其中的‘闻’字是指没有闻道,不是指没有声誉。孔子说:‘这是闻道的“闻”,不是显达的“闻”。’他怎么会以是否有名声而看待别人呢?”

Footnotes

  1. 比来:近来。比,近。

  2. 疾没世而名不称:语自《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疾,痛恨。

  3.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自《孟子·离娄下》。

  4. 四十、五十而无闻:语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 “是闻也”二句:语自《论语·颜渊》:“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颜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