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论为学功夫要旨即在于去人欲、复天理。然功夫过程,最是吃紧费力,日间功夫,最见实功。首先,人心不定,故需静坐,但又不能为静而静,过犹不及;其次,人欲常生,故需克除务尽;再次,克念功夫在显微之间,因此要如猫之扑鼠,果毅坚决。从功夫过程与目标来看,这就是“何思何虑”的功夫。本条中克私去欲的功夫最是令人警觉和深思。所谓己私难克,一方面在于“私”念念不断,如陶浔霍说“恐到做鬼时,此根仍在也”;一方面在于人的意志力,如施邦曜说“非有大勇者不能”。

一日,论为学工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1,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2,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3,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4。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5,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6,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7。虽曰‘何思何虑’8,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注释】

【译文】

一天,谈论为学的功夫。

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可偏执一边。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心猿意马,心神拘缚不定,所思所想大多是私欲方面的事,因此应该先教他静坐,让他停止思虑。久而久之,等他心意稍微安定。但只是空想静守,如同槁木死灰,也没有用,必须教他省察克治的功夫。做省察克治的功夫,就没有间断的时候了,就像是驱除盗贼,必须有一个彻底根除的决心。无事时,把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逐个追究搜寻出来,一定要拔去病根,令它永远不能复发,才算痛快。常像猫捕老鼠,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刚刚有一点儿私欲萌生,就立刻克戒掉,斩钉截铁,不可以姑且宽容,给他方便,不可以窝藏,不可以放他逃走,才是真正实在用功,才能彻底除去私欲。等到没有私欲去克治,自然能做到端坐拱手。虽然所谓‘何思何虑’,这并不是初学时的事,但初学时必须要思考,省察克治的功夫,也就是思诚,只思考一个天理,等到天理完全纯正了,就是‘何思何虑’了。”

Footnotes

  1. 心猿意马:佛教语。《御制秘藏诠》卷二十一:“心猿意马:心识缘虑,狂若树猿,意识奔驰,甚于逸马。故《楞严经》云:‘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意即心思散乱,如猿马一样难以控制。另《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二、《乐邦文类》卷五、《圆觉经类解》卷四、《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卷七等均有出处。

  2. 槁木死灰:语自《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即毫无生气。

  3. 间(jiàn):间断。

  4. 廓清:澄清,肃清。

  5. 猫之捕鼠:语自祩宏《禅关策进·蒙山异禅师示众》:“后参皖山长老,教看‘无’字,十二时中,要惺惺如猫捕鼠,如鸡抱卵,无令间断。”(《大正大藏经》卷四十八)又见《朱子大全》卷七十一《偶读漫记》:“释氏有清草堂者(宋代善清禅师),有名丛林间。其始学时,若无所入。有(黄龙禅师)告之曰:‘子不见猫之捕鼠乎?四足据地,首尾一直,目睛不瞬,心无他念。惟其不动,动则鼠无逃矣。’清用其言,乃有所入。”朱熹此语化用自《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心禅师发嗣》章之《续臧经》,黄龙祖心语其弟子善清云:“子见猫儿捕鼠乎?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根,默然而究。万无一失也。”

  6. 斩钉截铁:语自《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唐末洪州云居道膺禅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7. 端拱:正身拱手。

  8. 何思何虑:语自《周易·系辞下》:“《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