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从功夫体验之深浅出发,从反面论证“道无精粗”。在王阳明看来,道之为粗,在于功夫体验之浅,道之为精,在于功夫体验之深。道之精粗是基于功夫的不同认知,非道本有精粗之别。由此,我们可想象王阳明对心体至善的强调及其谓陆象山“粗些”的内涵所指。
问道之精粗。
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译文】
陆澄向先生请教道的精粗问题。
先生说:“道没有精粗,人们对道的见解有精粗之别。比如这间房子,人刚进来的时候,只看得到一个如此大致规模;待得久了,房柱、墙壁之类,便逐一都能看得清楚。再久一些,房柱上篆刻的纹饰,都能细细地看得出来。然而仍旧只是这一间房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