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王阳明解此友未明之义,明显地立于良知学的立场。王阳明认为佛教功夫应该重在不执着于外在闻见,或者说超越外在经验,重在见性的功夫,只有学者戒慎恐惧,时时刻刻于不闻不睹上着实用功,才能发显良知。良知发显,故真性不息。王阳明这里解释佛家功夫显然是“致良知”的功夫理路,强调在心体上做功夫,反对滞于物事上的支离功夫。在佛教看来,闻见都是幻相,是不真实的。功夫执着于幻相,必然会离心体越来越远,而且也不会恒久。因此佛教功夫也强调明心见性,摆脱俗见,悟得佛性。如此看来,王阳明对佛教功夫的诠释是深契于佛教的。
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
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
【译文】
有位朋友举出一个例子说:“一位禅师伸出手指问:‘你们看见了没有?’大家都说:‘看见了。’禅师又把手指插入袖中,又问:‘你们还能看见吗?’大家都说:‘看不见了。’禅师于是说众人还未见性。我不理解禅师的意思。”
先生说:“手指有看得见与看不见时,但是你的性却永远存在。人的心神只在能见能闻上驰骋,而不在不见不闻上切实用功。大概不见不闻是良知的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唯有时时刻刻常去看他看不见、听他听不到的本体,功夫才有一个着落的地方。时间一长,当功夫纯熟后,就不用费力了,不用提防检点,人的真性也就自然生生不息了。它又岂能被外在的见闻所负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