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从“性一”出发谈“致良知”功夫,最终落实于“知行合一”的维度,体现了阳明心学本体与功夫合一的特质。末句“‘知行’二字更宜精察”意蕴丰富。对于“知行合一”不能仅仅将其视为功夫和教法,而是贯穿整个阳明心学体系的内在维度。
来书云:“聪明睿知果质乎1?仁义礼智果性乎?喜怒哀乐果情乎?私欲、客气果一物乎?二物乎?古之英才若子房、仲舒、叔度、孔明、文中、韩、范诸公2,德业表著,皆良知中所发也,而不得谓之闻道者,果何在乎?苟曰此特生质之美耳,则‘生知安行’者,不愈于‘学知’‘困勉’者乎?愚意窃云谓诸公见道偏则可,谓全无闻,则恐后儒崇尚记诵训诂之过也。然乎?否乎?”
【注释】
【译文】
来信写道:“聪明睿智果真是人的禀赋吗?仁义礼智果真是人的本性吗?喜怒哀乐果真是人的情感吗?私欲与客气果真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古代的豪杰,像张良、董仲舒、黄宪、诸葛亮、王通、韩琦、范仲淹等人,功业卓著,这都是从他们的良知中生发出来的,但又不能说他们都是认识圣道的人,为什么?如果说他们天资卓异,那么‘生知安行’的人难道不如‘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的人吗?我私下认为,如果说他们对道的认识不全面,还说得过去,如果说他们完全不认识道,恐怕是后世儒者崇尚背诵训诂而产生的偏见。这样说对还是不对呢?”
性一而已。仁义礼知,性之性也;聪明睿知,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蔽也。质有清浊,故情有过不及,而蔽有浅深也。私欲客气,一病两痛,非二物也。张、黄、诸葛及韩、范诸公,皆天质之美,自多暗合道妙。虽未可尽谓之知学,尽谓之闻道,然亦自有其学违道不远者也3。使其闻学知道,即伊、傅、周、召矣4。若文中子则又不可谓之不知学者,其书虽多出于其徒,亦多有未是处,然其大略则亦居然可见,但今相去辽远,无有的然凭证5,不可悬断其所至矣。
【注释】
【译文】
人性只有一个。仁义礼智是人性的本质,聪明睿智是人性的禀赋,喜怒哀乐是人性的情感,私欲客气是人性的蒙蔽。本性有清、浊之分,所以感情有过分或欠缺的不同,蒙蔽也有深浅的不同。私欲、客气是一种毛病引发的两种痛苦,而不是两种事物。张良、黄宪、孔明、韩琦、范仲淹等人,都是天生资质美好,自然与道的奇妙有许多巧合的地方。虽然不能说他们完全明白圣学、通晓圣道,但他们的学问才识离圣道也并不远。假如他们能全面通晓圣道,那他们就成了伊尹、傅说、周公、召公了。至于文中子,倒也并不能说他不明白圣学,他的书虽然多出自他的学生之手,其中也有不少错误,但是他学问的轮廓还是可以明显看出来的,只是由于年代相隔久远,又没有真凭实据,所以不能凭空断定他的学问离圣道还有多远。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如数公者,天质既自清明,自少物欲为之牵蔽,则其良知之发用流行处,自然是多,自然违道不远。学者,学循此良知而已。谓之知学,只是知得专在学循良知。数公虽未知专在良知上用功,而或泛滥于多岐,疑迷于影响,是以或离或合而未纯。若知得时,便是圣人矣。后儒尝以数子者尚皆是气质用事,未免于行不著,习不察,此亦未为过论。
【译文】
良知就是道,良知自在人心中,不管是圣贤还是普通人都是如此。如果没有物欲牵累、遮蔽,单凭良知发挥运行,就无不是道。只是普通人大多被物欲蒙蔽,不能遵循良知。像上面谈到的几个人,天生资质清明,遮蔽的物欲比较少,所以良知发挥运行的地方就多,自然离道就近。所谓的“学”,就是指学习遵循这个良知而已。所谓“知学”,只是明白应该专心学习遵循良知。他们几个人虽然不知道专心在良知上用功,有的兴趣广泛,受到别的东西影响或迷惑,所以他们有时偏离道,有时符合道,没有达到纯粹的境界。然而假如他们明白了这一点,就是圣人了。后世儒者曾经认为他们几个还都是凭天资建功立业,未免是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这样评价他们并不过分。
但后儒之所为“著察”者,亦是狃于闻见之狭,蔽于沿习之非,而依拟仿象于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著察”者也;则亦安得以己之昏昏,而求人之昭昭也乎6?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
【注释】
【译文】
不过,后世儒者所说的“著察”,也是习惯于窄陋的见闻,受到旧有习惯的蒙蔽,在模仿圣人的影响和事迹之间,还不是圣学所谓的“著察”;自己还糊涂怎么能使别人明白呢?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是从用功方面说的;至于说知行的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良能。从这个角度讲,即使是困知勉行的人,也都可以说是“生知安行”。对“知行”二字更应该仔细体察。
Footnotes
-
聪明睿知:语自《中庸》第三十一章:“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朱熹注曰:“聪明睿智,生知之质。” ↩
-
子房、仲舒、叔度、孔明、文中、韩、范:子房,张良(?—前189),字子房,汉代人。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的重要谋士,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汉朝建立以后,封为留侯。仲舒,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今文经学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与主张。叔度,黄宪(75—122),字叔度,东汉人。德行显著于当世。孔明,即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文中,即王通(584—617),见前注。韩,韩琦(1008—1075),字稚圭。范,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韩琦、范仲淹二人皆为北宋名臣,世称“韩范”。 ↩
-
违道不远:语自《中庸》第十三章:“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
-
伊:伊尹,商之贤相,辅佐商汤灭夏。傅:傅说,商王武丁时的贤相。周:周公姬旦。召:召公。二人皆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 ↩
-
的(dì)然:明显貌。 ↩
-
以己之昏昏,而求人之昭昭:语自《孟子·尽心下》:“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