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1] :改邑不改井 [2] ,无丧无得 [3] 。往来井井 [4] 。汔至,亦未275-2 井 [5] ,羸其瓶 [6] ,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 [7] 。“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 [8] ;“汔至,亦未275-2 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9] 。
【注释】
[1] 井:卦名,巽下☴坎上☵。木处水中,下巽为木质水桶,桶在水中,故有井中汲水之象。古人穿地得水,以水养人,且井终始无改,养物不穷,故“井”象成为古人比喻修德而德不可改的卦象。
[2] 邑:城邑,古代邑多为村镇。
[3] 无丧无得:日日取水,水不见少,时时流注其中,水不见多。
[4] 往来井井:即往来无穷的样子。初至九五谓“往”,九五至初谓“来”。
[5] 汔(qì)至,亦未275-3 (yù)井:即汲而将出之状。巽为木,为入,木尚在水中,故云。汔,几乎,即将。275-3 ,汲井水用的绳索。
[6] 羸:倾覆。
[7] 井养而不穷:井水不竭,养人无数。
[8] 乃以刚中:二五以刚居中,以喻井体有常不变,定而不移。
[9] 君子以劳民劝相:君子观井水之象,而知劝勉助民之德,以成济养众生之功。劳,劳赉,慰劳赏赐。劝,劝勉。相,帮助。
【译文】
《井》卦象征着水井:城邑可以改移,但是水井则不能改移到其他地方,每日汲取也不见其枯竭,时时流注其中也未见其盈满。来来往往的人不断地从井中汲取水。汲水时水瓶升到井口还尚未引出井时,若使水瓶倾覆毁坏,必有凶险。
《彖传》说:用木桶深入水中汲水而上,这种情境就是“井”。井水不竭其用,故其养人滋生的功德也是无穷的。“城邑可以改移而水井则不能改移到其他地方”,这就好比君子有刚中不移的美德;“汲水时水瓶升到井口还尚未引出井”,这说明此时未实现井水养人之功;“水瓶倾覆毁坏”,所以会有凶险。
《象传》说:木桶汲水而上则有水之用,这种情境可谓之井。君子效法井水养人之德,使人民劳有所得,劝勉并帮助他们。
初六,井泥不食 [10] ,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11] 。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 [12] ,为我心恻 [13] 。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14] 。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15] 。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 [16] 。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 [17] ,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注释】
[10] 井泥不食:初六最处井底,故泥污滓秽,不堪食用。
[11] 井谷射鲋(fù),瓮敝漏:水本以上为用,九二上无所应而下比于初,有失于用井之道,犹如错将谷当做小鱼而射之,以至于将瓮射穿。谷,井中容水处。鲋,虾蟆,《子夏传》曰“呼为小鱼”。
[12] 井渫(xiè)不食:九三得位而正,故除尽井秽。然下不能据阴,上被四所掩,有“不食”之象。渫,除净污秽。
[13] 为我心恻:井水清净而不被食用,犹人德才兼备不被任用,故令人悲伤。
[14] 王明:王,指九五。九五与九三同功,俱得位而正,互为离,离为光明。并受其福:王明,则众人得用,故云。
[15] 井甃(zhòu),无咎:六四本与初应,初失位“井泥”,六四当位而正,故能修井。甃,砖,此指以砖砌井。
[16] 井洌,寒泉食:九五居中得正,位在兑口,况且井水已被九三淘清,六四修整,所以可食。洌,水清。
[17] 井收勿幕:上六当位,居《井》之极,兑之终,下应九三,犹如井水已从井中汲出。井收,整洁井水的工作已完成。收,成功。勿幕,井水可食,不要盖上井口,而应让大家享用。幕,覆盖。
【译文】
初六,井下淤泥沉滞,不堪食用。水井破旧不堪,就连禽鸟也不愿光顾。
《象传》说:“井下淤泥沉滞,不堪食用”,这是因为初六处在井水之下;“水井破旧不堪,就连禽鸟也不愿光顾”,这是因为井中有泥,暂时为人舍弃不用。
九二,错将谷当做小鱼而射之,结果射穿了汲水用的瓮。
《象传》说:“错将谷当做小鱼而射之”,这是因为九二没有可以亲附之人。
九三,水井中的淤泥被掏干净,但还是没有人食用,这使我心中深感凄恻。可汲取饮用,只有遇到圣明君王,才能使贤能之士同受其福禄。
《象传》说:“水井中的淤泥被掏干净,但还是没有人食用”,行道之人也为之生恻隐之心;想寻求君王的圣明之德,期望受到福庆。
六四,用砖砌好井壁,就没有过错和灾祸。
《象传》说:“用砖砌好井壁,就没有过错和灾害”,因为井修好了。
九五,井水清澈,寒冷的泉水可以食用。
《象传》说:“寒冷的泉水可以食用”,这是因为九五居中处正,有正直之德。
上六,水井之功完成后,不要将水井口覆盖上,此时心怀诚信,就会大为吉祥。
《象传》说:“大吉”处于上位,这说明井水的养人之功已经大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