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第一章原始章:强调为人做事应当遵循自然之道,崇尚德行。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翻译: 德,是得到的秘密,只要解开这个秘密,万物都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也就洞悉了是什么推动“道”的发展。
解释: 当下对“德”的理解不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和品德”,而是强调一种内在的善意和宽容心。拥有“德”的人,能够以包容、利他的方式待人,给予他人理解和支持,使他们也能得到所需的温暖和尊重,从而达成和谐共处的状态。现代视角下,这种“德”不单纯理解为个人修养,个人的品行和品质,而是更为宽泛的指“能量和力量”。这个“德”在当下还可以通过自媒体和社群的方式传递,影响和帮助更多人,让彼此在相互成就中成长。
体会及应用:单纯地理解为道德品质,我觉得理解有些狭隘了,这里的“德”泛指无形的力量,比如说环境、时间。这个无形的力量,需要一个叫能量的东西去推动。这个“能量”,就是推动你做一件事的力量。
那么如何获得“德”这股力量呢?靠时间复利,要积累。所有人都知道“水滴石穿”的道理,小初就读过卖油翁“惟手熟尔”,要想成为“专家”和“大师”需要不断地刻意练习。那么有人又说了“道理都懂,但是我就是坚持不下来啊”。我的经历告诉我就是:利用群体获得力量,利用环境的力量,人是环境的产物。就像我们书香蝴蝶社,我们每周看一部好电影,每个月读一本好书,参与的人很多都坚持下来了,这比给他们上课,打鸡血管用,因为大家是利用环境降低智商,提高执行力。所以读书这件事儿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就是靠环境带来的。
有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就是很有用的方法论—你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环境,这个环境里面的人一定和你同频,能给你能量,反观亦然。就拿女生们天天在做的“减肥运动“,你要减肥,天天和胖子在一起就不容易瘦下来,勉强瘦下来也很容易反弹。再举个例子,原生家庭模式为什么难以改变?因为你在这个环境下生活了几十年,这个环境给你的能量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你很难改变。大多数人都知道,只是没有做到,或者没有获取能量的路径和方法。修“德”的方式有很多,我认为最快的一种就是—充分利用好环境。
这里我们重新理解一下,“道”是认知,是万物初始,是宇宙的法则;“德”是能量,是更具体的“道”,理解为升级版的“道”也没有问题。
当把“道”和“德”两个层面都认识到,才有资格进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