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第一章原始章:强调为人做事应当遵循自然之道,崇尚德行。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层层递进,不能单独拆开来看和理解。如果把五个元素单独拆解,就有点鸡汤的味道,而把《素书》的过人之处忽略了。
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一定要排在第一位,这个可以理解为从0到1。
以我的个人经历和发展为例来看,我就发现,五个元素就是每个发展阶段的核心,这五个元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不能颠倒顺序。如果顺序颠倒,会出问题哒。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翻译:道:是人所遵循的法则,使得万物自然运转,而不让它们察觉到其运作的原因。
解释: 这里的“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或自然法则,人应当遵循这种自然的法则来行动。这个“道”是无形无迹的,它在引导着万物的运行,但万物却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或如何运作。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自然无为的理念,强调人应顺应自然、遵循自然法则,而不是强行干预或控制事物的发展。
在管理和为人处世中,这也意味着一个人应当顺应环境和规律行事,
体会及应用:什么是“道”,就是不能违背的原则。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宇宙万物的规律,这种规律主宰着我们,即是我们所说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但是,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从哪里来。这里的“不知“还可以理解成为另一层意思”不知不觉“。我们在”道“中不知不觉被改变了,我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被改变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被改变了。
接下来“道“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位置关系,知道自己是谁?在生活和做事情的时候,核心重点就是摆正和搞清楚位置关系。这个“道”就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的“认知”。认知对了,总能达到你的目标。认知不对,就会“越努力越悲哀”。 位置关系是主要矛盾,其他都属于次要矛盾,不会对人生主线造成太大的影响。
“道“的层面,以同心圆为例,首先找到自己的圆,固定下来,搞懂这个位置关系,懂得向自己的同心圆借力,就会快速成长起来。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婴儿,认为婴儿最符合”道“,他们内心没有评判,在自己的父母身边,饿了哭,开心笑,他们充分借助家族的同心圆,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你能说婴儿是”等靠要“吗?在延伸到家庭关系的处理,比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那么多的矛盾,很多人认为是没钱所致,你自己品品,其实哈基本都是位置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
比如说我现在在扶持女性做轻创业,我和团队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帮助她们梳理产品和她自己的优势,当她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优势,知道是服务谁,解决对方的什么问题,就能快速找到自己的任务核心,做事情和做产品就能够抓住重点和核心了。方向对了,你创业的难题已经解决了80%了,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还觉得“道“很难理解吗?很多人压根儿不懂影响力到底怎么做出来的,就去打造什么IP。人的影响力不是证书包装出来的。个人IP,首先不等同于个人的定位,人的定位一定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慢慢找到的。就像上面提到的,先要找到自己的同心圆,然后在去不断扩大半径,当你不断成长,半径越来越大,就会成为别人的同心圆,你就开始在扩大影响力了,同时你的定位也才会不断清晰。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俗话说的好“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是一句人人都会说都懂得俗语,不用解释。但是核心是你要知道的是你要去的是“意大利罗马“,而不是”中国北京“,这样你所有设计的路线都是指向罗马,而不是北京。如果在出发前你还搞不清去哪里,你怎么可能到达呢?方向要对,这个就是我们要遵循的做事的”基本原则“,这个也是我认为的”认知“+”位置关系“。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道,都有“认知“了,为啥还知道做不到呢?正是因为《素书》开篇就提到有”道德仁义礼”这么多层次,如果我们只停在第一层的认知,就不会进入道的下一个层次: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