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蕾,动画短片《三个和尚》编剧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拾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一句谚语几乎全国各地都流传着。而且为时颇久,似乎也很少有人对它提出过异议,好象是个真理似的。

我本来也很相信:如果三个和尚呆在一起,一定会弄得没水吃,大家渴死的下场。

但等我想把这一句谚语写成一个剧本时,就不得不去仔细想想了,一个和尚是靠自己挑水、种菜、种稻、烧饭,自食其力来养活自己,象“飘流”的“鲁滨逊”那样。两个和尚,如果其中一个不象“星期五”,也许矛盾就产生了;各存私心,互相有意见;劳动时挑轻活干;分配时拣多的拿;就多了麻烦。要是三个和尚,那会形成个什么样的局面?“没吃喝”是结论之一。

与这种意见差不多的,还有一些谚语:如“一龙生九子,连娘十条心”。可见连龙多了,也会各怀异志,闹不团结,何况人乎?又如:“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可唱”可见两只碗都不宜碰在一起,三个和尚,就更别提了。

然而与此相反,也有些谚语什么的,表示了截然相反的意思。如:“人多好办事,人少好吃食。”人少固然分配起来容易满足一些,但人多,要是大家不肯办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恐怕食也没得吃,成了无政府状态。大家终日游荡,不去上班,到时候去领薪水,以致于国民经济濒子崩溃。这滋味全国人民在“四人帮”猖狂时,也早已尝到了。(当然这并不能说人多就不困结,而是“四人帮”造成的。)

又如:“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说明人越多越好。和尚越多拾的柴也越多,烧起来火焰也会越高。至于谁来挑水,这句谚语里没有说明,但其意亦可不言自明的。因而也有人觉得:“这么大的国家,十亿人又,算啥”,不会没水喝的。究竟和尚是少一些好,还是多一些好,各有各的看法。我这个剧本究竟该怎么写?

我又想到了其他一些谚语:“三个兄弟一条心,门前泥士变黄金。”三个兄弟不去当和尚,而能够一条心办事,“众志”可以“成城”(三人成众,三个常常是代表众的),门前泥土都会变成黄金(这也颇有点美术片的味道),至于哪个兄弟去挑水,更不在话下。

“兄弟阅于墙,外侮其御,”要是能一条心,外侮都可以防御,何况是自然灾害,或宵小捣乱了。当敌人的势力(包括自然灾害)危及每个人切身的利益时,则会“尽弃旧嫌”,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这也是合乎逻辑的。

于是,我的剧本就有了个合乎情理的结局了。那么,怎样来安排情节和塑造人物呢?人物只有三个,就是这三个和尚,他们都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也没干出什么英雄业绩来,只是些普普通通的人,具有普通人的优缺点。一个人干活时,倒也没得说的。“不劳动,不得食。”挑水、做饭、念经、敲钟、反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旦又来了个和尚,起初,倒也高兴,可以分去点活干。可是,来人另有打算:“我干,你享受,我也不干。”于是大家挑精拣肥,斤斤计较起来,连扁担绳放前放后,都得用尺量定。等到第三个和尚一来,矛盾就更尖锐了,闹得大家都不干活,坐喝水空,天怒天怨,连菩萨也皱眉,乌云也气跑了。“天公不作美”,要想不劳而获,究竟难以生存,只能坐以待毙。

这三个人物虽然各有个性,有的聪明而多“小心眼”;有的憨直而不顾大体;有的有力气不愿使,他们都有一些一般人常有的私心,不愿意自己为别人多干一点,而要求别人为自己多干些,由于这种思想,矛盾就容易展开。在只有一个和尚的阶段,只交代了他的日常生活,在这中间特别强调了他的挑水,为后面的戏作了铺垫,也在劳动中显示了他的能干和勤劳,为后面他的不肯干活作了说明:“是不次也,非不能也”。第二个和尚初来时跟后面第三个和尚不同,他有个思想变化的过程,表现在他挑着空桶下山时,一出门,转念一想:“我去辛辛苦苦挑水,让这小子舒服,不行,要喝大家一起抬”。这样就两人扛一桶水,水减少了一半,矛盾增加了一倍,所谓“事倍功半”。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社会中,何其多也。你进饭店吃饭,服务员不来招待,什么事都要你自己动手,买票、买菜、拿碗筷,自己劳动。据说也有理由:你又不是大老爷,我为什么伺候你,要吃饭自己动手,不劳动不得食,美其名曰:“新社会的精神”,其实是省了几个人的专业劳动,增添了许多人的劳动。比起这两个和尚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到第三个和尚一进庙门,矛盾就更趋深化。胖人喝水多,水更不够,大家越发不肯去挑水,你等我动手,我等你起步,又干舌燥,干粮难以咽下,还是不愿伺候人。于是,引起了一场灾难。这一场大火虽由于老鼠引起,但也由于三个和尚平时姑息所致,对这些宵子,不问不打,见它损害别人时,还幸灾乐祸,一旦酿成大害,危及三个和尚的安身立命之地,追悔莫及。幸能同心协力,一齐救火,在战斗中忘却旧日小隙,建立起友谊,灾后,又一起重修庙宇,再塑金像。三个和尚又动脑筋,创造发明,不必抬水,也有水吃了。这个剧本写的是美术片剧本,而且只能用美术片来拍摄,因为,是漫画风格,以美术片最为合适,一开始就和导演阿达说好,全剧没有一句对白,这故事是差不多都知道的,情节发展,也都看得懂,这些味道,也“尽在不言中”,对白是多余的。人物造型,要求夸张而有趣,总之,力求符合美术片的特点。剧本的初稿写好后,送呈领导审查,基本获得通过。当时,韩羽同志也在上海,素来知道这个“土包子”,会出歪点子,就和他一起讨论,果然他出了些点子,为剧本生色不少,而初稿讨论以后,稿子竟然不翼而飞了,问遍一起参加会的同志,都说没有看见。至今,这个剧本的初稿还没有下落。初稿找不到,只好重写,幸好一些修改意见,都还记得,便一起改了进去,自己安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明知是阿Q精神,但有什么办法呢?二稿出来交给阿达,他又下了一番功夫,我是“出门不认货”,由他去伤脑筋罢,我素来主张,剧作者完成文学本以后,要让导演去再创造,剧作者不必去“横加干涉”了。经过阿达的去粗存精,剧本就简洁得多了,但是,二稿中的一些“精华”都保留着,这也可见导演的功夫。

戏出来以后,据反映:不单小观众要看,大人观众也要看,竟有小观众看了几遍之多,倒有些象猪八戒的长相,“丑虽丑,倒还耐看”。有人问我:“凭一句谚语,你怎么写出个美术片剧本来?”我说:“也不是每句谚语,都能构成一个剧本。这句谚语,不单知道的人多,而且有思想内容,能发人深思,如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就得抬水吃?三个和尚弄得没水喝?这种现象社会上存在不存在?大家对这种现象究竟怎样看法?人们其实并不希望三个和尚一起渴死,而是希望他们得到个教训,幡然悔悟,力改前非。这是隐藏在这句谚语背后的“美好愿望”,这样我就在对三个和尚讽刺之余,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愿望,那么,这句谚语便有了新的立意。

其次,这句谚语,已美术片基本上安排好人物的动作构思,一个“挑”,两个“拾”,三个“没水吃”,这些也是不可多得的,我也就能以此安排,来加以想象了。

现在,片子已出来,剧本上的缺点也还不少,希望同志们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