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淮海
在剪辑影⽚时,我最担⼼镜头之间的“剪接点”会使观众感到不顺畅,“接”过的痕迹会使⼈的眼睛感到不舒服。为尽可能找准那个“点”,常常要绞尽脑汁。剪辑《三个和尚》更是费了⼀番⼼计,因导演阿达给我出“难题”,他选择了跳跃式蒙太奇结构和先期⾳乐的制⽚⼯艺。也就是说:近⼆⼗分钟的影⽚全部⽤“切出”、“切⼈”的镜头组接⼿法,有⼆百多个“剪接点”要从观众眼前急邃闪过。加之镜头的长度被⾳乐的长度限制住(美术⽚镜头头尾⼀般没有多余的画格),选择“剪接点”的余地更⼩了。⼀想到这些,我叫苦不迭。
怎样才能使这么多的“剪接点”不致产⽣明显的跳动,并使观众的眼睛乐于接受和不感疲劳呢?我翻开那本经过多次“集思⼴益”⽽产⽣的《画⾯分镜头台本》,试图从中找到建议导演改变这种蒙太奇结构的理由。可是从台本上看,导演对这部漫画风格的影⽚构思是严谨、完整的,画⾯洗练、写意。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关系⽐较明确,合乎逻辑;有些镜头的时间、空间关系跳跃虽⼤,但结构合理,倒也接得上。真是⽆懈可击。不过,我从中悟出,既然是写意,“剪接点”的选择就⽐较⾃由,不必刻意追求动作与动作的衔接,⽽是要达到⼀种意境。所以,关键在于把握影⽚的节奏。于是,我想到了⾳乐。
由⾦复载作曲的《三个和尚》⾳乐,听来使⼈感到极形象,117富有动作性和幽默感。⽊鱼、梆⼦、钹和云锣等等这些不同⾳⾊的打击乐器,在⾳乐旋律中“点”出了明快、跳跃的节拍,形成流畅的节奏感。这颇有特点的⾳乐,对我剪辑影⽚能否有所帮助呢?我在“救⽕”那场戏⾥作了试验性剪辑。
“救⽕”这段⾳乐节奏很快,动作性极强。据导演要求,这场戏⼤部分是⼀拍⼀个动作,甚⾄⼀拍(⼋、九格)⼀个镜头。短短三⼗三秒钟就有三⼗多个镜头,是全⽚镜头切换最多、最快的⼀场戏。我把镜头的顺序调整排列好,按每⼀拍⾳乐长度,对准画⾯动作进⾏剪辑,设法使⾳乐的节拍节奏与画⾯动作的节奏、镜头切换的节奏吻合⼀致(同步)。剪好放映时,我似乎感觉到,当所有这些节奏都吻合⼀致的时候,⼈的眼睛对由于快速切换镜头所造成的视觉刺激,并不那么介意,似乎对随着⾳乐节拍切换镜头,有⼀定的⼼理准备。我想,这⼤概是由于观看者⼼理上对影⽚内部吻合⼀致的节奏,也产⽣了共鸣的缘故吧。我征求摄制组其他同志的意见,发现⼤家也有相同的感觉,我极为兴奋。这说明,这样剪辑,能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影⽚的跳跃式蒙太奇结构,是⼀种较为理想的剪辑⼿法。
于是,在剪辑全⽚时,我就把所有镜头⾥的动作节奏(象⾛路,敲⽊鱼,太阳升、落等等)、镜头运动节奏和镜头切换节奏都统⼀在⾳乐的节奏中,将镜头的“剪接点”尽可能套准⾳乐的节拍“点”,使原来那些暴露⽆遗的“剪接点”融于⾳乐的节拍“点”与节奏之中,促使观众在观看时,与这部影⽚的节奏同步,产⽣共鸣,减弱“剪接点”的跳跃感,加强影⽚流畅的节奏感。
有⼈说,“⼀部影⽚中的剪辑风格和技巧必须帮助该影⽚达到它更⾼的⽬标。”(引⾃《电影艺术译丛》⼀九七九年第四期《论剪辑的艺术》⼀⽂)我想,《三个和尚》所选择的这种饶有趣味的剪辑风格,对影⽚的艺术质量多少会有些帮助的。我还想到:所谓美术电影剪辑的艺术创作,就是要使影⽚的⾳乐(也包括118⾳响)与画⾯有机、和谐、紧密地融合成⼀个“有声有⾊”的艺术整体,充分展现出美术电影特有的艺术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