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脏二十五周。 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内眦,下手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阳分侧,下至名指之端。别入耳前,下足阳明,至中指之端。别入耳下,下手阳明,至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跷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于是内入于阴脏。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外出于阳经。其出于阳也,常从肾之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卫气入于阴则寐,出于阳则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卫气之度也。
🕸️《难经》营卫相随之义,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非谓其同行于一经也。
笔记: 🕸️梳理一下卫气的主要运行路径:一日十二个时辰(24小时),阳经六个时辰(12小时),阴经六个时辰(12小时)。 🕸️自足太阳睛明起,至入足心,之间都是卫气在六阳经的昼行路径。(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足少阴⇒足阳明,为一周,共二十五周。这里的六阳经应该是并行的,而能够到足的只有三个,另外三个至手指端后就未再提及。(这里需要再跟进思考) 🕸️自足少阴⇒手少阴⇒手太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为一周,共二十五周。
日常: 🕸️水谷化气血,阴精为营,阳精为卫。昼时卫气行于经络,护卫周身,适合活动。夜时卫气入里,护卫脏器,所以体表常有阴气森森的感觉。 🕸️气血为养命之源,对于身体各部分来说,得之则生,失之则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古人顺应天时的生活方式,也是气血各司其职的节奏把握。现代人夜晚生活时长增加,必然需要分出一部分气血来支持活动,对应的损失一部分气血来滋养脏器。结果自然而然的气血两亏,器官加速衰退。 🕸️失眠,病因较多,但无非是气血失常。作息饮食失度⇒精神状态不佳⇒额外饮食支撑⇒作息规律失调⇒身体状态下降……恶性循环。 🕸️按现在的生活方式,能早睡就早睡,事情放到早起去做。这样的顿挫,感觉跟其他人不合群,但时间长了,健康情况也会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