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不可滥用

【原典】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张氏注曰】

刑者,原于道德之意而恕在其中;是以先王以刑辅德,而非专用刑者也。

【王氏点评】

教以德义,能安于众;齐以刑罚,必散其民。若将礼、义、廉、耻,化以孝、悌、忠、信,使民自然归集。官无公正之心,吏行贪饕;侥幸户役,频繁聚敛百姓;不行仁道,专以严刑,必然逃散。

【译释】

聚集人才、收拢人心靠的是德,一味地用武力和刑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刑罚虽然是强制性的手段,但它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所以在实行法治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刑罚内含的宽恕原则。圣明的君王不得已而用刑罚,目的是辅助道德礼制的建设,并不单纯是惩治人。孔子说:居上位者自身有真正的道德,然后严格要求下属,下属犯了错误,自己就觉得很羞耻,会自觉约束自己;如居上位者自己不讲德行,全凭严刑峻法管理人,人们就会专找法律的漏洞,回避了惩罚反而认为很高明,内心毫无愧意。因此说,以德恕为归宿的法治会使全国上下日益团结;相反,只能上下离心,全民离德。


解读

对待下属要有起码的尊重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飞既不是死在战场之上,更不是老死家中,而是被自己的部下偷袭致死的。喜欢他的读者,大都为他喊冤,但是只要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张飞被杀是个必然,一点也不冤枉。

上下级之间是需要互相尊重的。倘若我们粗暴地对待下属,下属又如何尊重我们呢?张飞从来就不是一个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的人。

首先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说起。一顾茅庐寻访不着孔明时,张飞便说:“量一村夫,何必各个儿自去,使人唤来便了。”当两番寻不着孔明,刘备准备亲自前往再寻孔明时,张飞更说出了:“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若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这点从表面上看,张飞是比较鲁莽,然而倘若他懂得尊重孔明,又怎会说出这些话?

再者,就是张飞不懂得尊重吕布。吕布虽然人品有点问题,但是吕布既然投靠了刘备,张飞自然应该给他点面子。在刘备让他守徐州的时候,他故意刁难吕布手下素不饮酒的曹豹,并借曹豹来发泄对吕布的不满,蛮横地责打了曹豹,直接导致了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夺取了徐州。

最终,在接到兄长关羽被杀的消息之后,不顾实际情况,强行让手下三日内采办齐三军的白旗白甲。手下说材料不够请求宽限几日,便挨了他五十大板,并扬言三日内采办不齐,便会将他们斩首。为了保命,他的手下也只能狗急跳墙地对他下手了。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张飞在军中行刑杀人,鞭打士卒那就更是家常便饭了,故而手下对他下手的时候,根本没有手软。

现实中,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样存在着差异。这样的差异就使一些人内心的天平失去了平衡——在自认为毫无利用价值、地位低下的人面前,他们显得高人一头,对于这些人总是不屑一顾。

俗话说得好:“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的人地位虽低,但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尊严。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敬人一丈”,他人最起码也会“敬我们一尺”的!故而,在待人做事上,我们应该抱着尊重的态度才行,不要因为地位或工作分工不同而轻视甚至鄙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