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之前先修德
【原典】
先莫先于修德。
【张氏注曰】
外以成物,内以成己,此修德也。
【王氏点评】
齐家、治国,必先修养德行。尽忠行孝,遵仁守义,择善从公,此是德行贤人。
【译释】
无论做人做事,但凡有所成就,首先应该做的是修养自己的德行,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成功的标准不止一个,成功的路也不止一条。但要到达成功的终点,就必须有良好的德行修养。古人说: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有才是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那些无德有才之人走了狗屎运也有可能一不小心收获些小成就,但那是不可能长久的,最终,他们会因为自己作恶多端而付出代价。
佛家说“境由心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在心里做个“圣人”,要修炼圣人的德行,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就。
解读
做大事者品格培养是中心课题
古代人敬重有“德”的之人,尤其是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这五点“德”。良好的品格能带来持久而成功的人际关系。不管是下属,还是合作者,都会把人品作为考察这个领导者的重要标准。
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把品格培养当作自己的中心课题。因为,领导是无法超越来自品格上的限制。很多有杰出才干的领导者,在取得某种层次的成就后就突然崩溃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与人品有关。那些在事业上有高度成就,却在品格上有缺陷的人,常会在成功的压力下遭遇突然的失败,像“红塔”集团的褚时建,“伊利”乳业集团的郑怀玉都是在金钱面前败下阵来。
品格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用行动做出来的。领导的品格和所作所为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领导者的心思和行动经常不一致,那么,他的品格当然就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疑点,也就不能获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了。
企业家冯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他去香港,和李嘉诚先生吃了一次饭,感触非常大。“李先生76岁,是华人世界的财富状元,也是大陆商人的偶像。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人会怎么样?一般伟大的人物都会等大家到来坐好,然后才会缓缓过来,讲几句话,如果要吃饭,他一定是坐在主桌,有个名签,我们企业界20多人中相对伟大的人会坐在他边上,其余人坐在其他桌,饭还没有吃完,李先生就应该走了。如果他是这样,我们也不会怪他,因为他是伟大的人。
但是令我非常感动的是,我们进到电梯口,开电梯门的时候,李先生在门口等我们,然后给我们发名片,这已经出乎我们意料——就是李先生的身家和地位已经不用名片了!但是他像做小买卖一样给我们发名片。发名片后我们一个人抽了一个签,这个签就是一个号,就是我们照相站的位置,是随便抽的。我当时想为什么照相还要抽签,后来才知道,这是用心良苦,为了大家都舒服,否则怎么站呢?
抽号照相后又抽个号,说是吃饭的位置,又为大家舒服,最后让李先生说几句话,他说也没有什么讲的,主要是和大家见面,后来大家鼓掌让他讲,他就说我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吧。然后看着几个外宾,用英语讲了几句,又用粤语讲了几句,把全场的人都照顾到了。他讲的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要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把自己融入到生活和社会当中,不要给大家压力,让大家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来接纳你、喜欢你、欢迎你。之后,我们就吃饭。我抽到的号正好是挨着他隔一个人的位子,我以为可以就近聊天了,但吃了一会儿,李先生起来了,说抱歉我要到那个桌子坐一会儿。后来,我发现他们安排李先生在每一个桌子坐15分钟,总共4桌,每桌都只坐15分钟,正好一小时。临走的时候他说一定要与大家告别握手,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边上的服务人员,然后又把大家送到电梯口,直到电梯关上才走。”
尽管事情看起来有些琐碎,但谁都能感觉到李嘉诚先生伟大的品格,也正是这种优秀的品格才使他坐到华人首富的位置上。
任何一个组织想要成功,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秀的品格,并使之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当这种文化深入到组织的每个角落时,组织成员自然会被这种文化所感染,那又何愁领导不好这个组织呢?
也许有人觉得,有些人道德品质不好,个人修养难以恭维,身边不是同样有许多朋友吗?其实这种所谓“朋友”并非真朋友,而是“伪朋友”。别人与他交往不是冲着他的人品人格去的,而是奔着他的权势去的,是为了相互利用以达到个人目的,充其量只是“势利之交”。一旦其丧失了权力地位,没有了利用价值,那些所谓的“挚友”也就会弃他而去。所以说,要想收获真正的友谊,拥有真正的朋友,最终要靠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只有用高尚道德修养赢得的友谊和感情才是真诚的,才会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