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悲剧消灭在萌芽状态
【原典】
见已失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预避之。
【张氏注曰】
已失者,见而去之也;将失者,慎而消之也。恶其迹者,急履而恶 ,不若废履而无行。妄动而恶知,不若绌动而无为。
【王氏点评】
圣德明君,贤能之相,治国有道,天下安宁。昏乱之主,不修王道,便可寻思平日所行之事,善恶诚恐败了家国,速即宜先慎避。
【译释】
知道已经发生过的不幸事故,发现类似情况有重演的可能,就应当慎重地防止它,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厌恶前人有过的劣迹,就应当尽力避免重蹈覆辙。最彻底的办法不是既要那样做,又想不犯前人的过失,这是不可能的;而应该根本就不起心动念,坚决不去做。
人的一生总要发生很多事情,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将来会发生什么,如果自己不为自己想一下将来的事情,没有人会提醒你。一定要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解读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都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左传·襄公》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这句成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成为中国几千年来从政者的警句和座右铭。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泾溪》:“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的语言通俗浅显,但揭示的道理却朴素而深刻。不是吗?船到险处,船家生怕出了差错,谨慎防范,所以都能平安渡险。相反,到了“平流无石处”,人们思想麻痹了,以为可以稳坐“钓鱼船”了,结果却常常发生船翻人亡的事故。这首诗的真谛,也是告诉人们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历史上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居安思危”的故事,说的是项梁从吴中起义,然后率领八千人渡江向西,加入消灭暴秦的行列。这时候,他听说有个叫陈婴的人已经占领了东阳县,就派人前去联络,想和他一起联兵西进。
陈婴本是东阳县的一个小官吏,由于他忠信恭谨,所以一直深受县民爱戴。后遇天下大乱,东阳县里的一些年轻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杀死了县令。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首领,便请陈婴来领导。陈婴推辞不过,只好勉为其难。后来,他们又想推举陈婴为王。
陈婴的母亲是位有学问的妇女,对人生社会祸福有不少经验,她听说要选陈婴为王,十分反对。她对陈婴说:“我们陈家虽是县里的望族,但从无做高官的人,现在一下子做什么王,名声太大了,容易招来祸害。况且,现在时局动乱,形势未明,出来称王,祸害比平时更大。不如另选人来做王,你当助手。成功了,你能得到封赏;不成功,人家也不会把你当头儿抓。”
听了母亲的分析后,陈婴思量再三,觉得还是不为王的好。于是他就对众人说:“我原本是个小官,威望不足以服众人。现在项梁在江东起事,引兵西渡,并派人来要和我们联合抗秦。项梁的祖世就为楚将,名声显赫,我们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依靠像项梁这样的人。”
于是,陈婴带领两万多起义军投奔了项梁。
陈婴也是一名猛将,但他并未不明不白地死于政治阴谋,就得益于母亲的那番话。可能是知子莫若母,她知道陈婴的性格不适合与各路枭雄争逐天下。如果不适合还要硬当王,丢掉性命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不如依附在强者的势力之下,进可享受爵位,退可隐姓埋名,保有性命。从这个角度看来,陈婴的母亲是相当务实的。而陈婴也能听从母亲的警告,居安而思危,实乃大幸。
唐代忠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一句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翻开中华历史长河的画卷,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太平盛世过后往往是战乱连年。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权者养尊处优而没做到居安思危。
唐王李存勖替其父李克用报仇,诛杀梁王之后,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安于享乐,宠信伶人,直至兵临城下,才落荒而逃,最后中流矢而死,而其嫡亲也无一幸免。如果他当时能够顾全大局,意识到敌人终有一日也会来报仇而防患于未然,那么也不至于落到国破人亡的地步。闯王李自成登上皇帝的宝座后自高自大,以致让满族人入土中原。这些君王如果能够在和平年代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动乱,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中国的历史就可能会被改写。
汉高祖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尽管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但他深知要收拾这乱世的局面实属不易,要保持人民安乐的境况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人民生活渐渐安定,生产力也有一定提高。同时又担心边境受到外族侵扰,派人去和匈奴和亲。这样就为汉王朝初期的发展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妇孺皆知,其道理已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并非人人都能把这个道理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