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大夫,指辅佐天子处理国家事务的高级官员,地位次于诸侯。卿,又称“上大夫”,地位比大夫略高。周代各诸侯国中也有“卿、大夫”,地位比周天子朝中的“卿、大夫”低一等。清雍正皇帝《御纂孝经集注》认为,此“卿、大夫”兼包王国及侯国,“章中乃统论其当行之孝,不必泥引《诗》‘以事一人’之词,而谓专示王国之卿、大夫也”。此处论卿大夫之孝是一切遵循先王的礼法,“保其禄位”,“守其宗庙”,更多的是在讲忠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一]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二]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三] 。是故非法不言 [四] ,非道不行 [五]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六] 。言满天下无口过 [七] ,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 [八] ,然后能守其宗庙 [九] 。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一〇] 。”

【注释】

[一] 法服:按照礼法制定的服装。古代服装式样、颜色、花纹(图案)、质料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规定。卑者穿着尊者的服装,叫“僭上”;尊者穿着卑者的服装,叫“偪(逼)下”。旧注云,天子衣裳图案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纹样;诸侯有龙以下八种;卿、大夫有藻、火、粉、米四种;士有藻、火两种,服饰必须合乎礼度。 [二] 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 [三] 德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一说指“六德”,即仁、义、礼、智、忠、信。敦煌遗书伯3378《孝经注》云:“好生恶死曰仁;临财不欲,有难相济曰义;尊卑慎序曰礼;智深识远曰智;平直不移曰忠;信义可复曰信。” [四] 非法不言:不符合礼法的话不说,言必守法。孔传:“必合典法,然后乃言。” [五] 非道不行:不符合道德的事不做,行必遵道。孔传:“必合道谊,然后乃行。” [六] “口无”二句:张口说话无须斟酌措词,行动举止无须考虑应当怎样去做。这是说,因为言行都自然而然地能遵循礼法道德,所以无须反复考虑,细细斟酌。 [七] 言满天下无口过:全句是说,虽然言谈传遍天下,但是天下之人都不觉得有什么过错。满,充满,遍布。口过,言语的过失。 [八] 三者备矣:三者,指服、言、行,即法服、法言、德行。孔传:“服应法,言有则,行合道也,立身之本,在此三者。”备,完备,齐备。 [九] 宗庙:祭祀祖宗的屋舍。《释名·释宫室》:“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古人认为,亲人亡殁后,设宗庙加以祭祀,侍奉死者如同生人,若见鬼神之容貌。 [一〇] “夙夜”二句:语出《诗经·大雅·烝民》。夙,早。匪,通“非”。懈,怠惰。一人,指周天子。原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大夫仲山甫,从早到晚,毫无懈怠,尽心竭力地奉事宣王一人。

【译文】

不合乎先代圣王礼法所规定的服装不敢穿,不合乎先代圣王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合乎先代圣王规定的道德的行为不敢做。因此,不合礼法的话不说,不合道德的事不做。由于言行都能自然而然地遵守礼法道德,开口说话无须斟字酌句,选择言辞,行为举止无须考虑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虽然言谈遍于天下,但从无什么过失;虽然做事遍于天下,但从不会招致怨恨。完全地做到了这三点,服饰、言语、行为都符合礼法道德,然后才能长久地保住自己的宗庙,奉祀祖先。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诗经》里说:“即使是在早晨和夜晚,也不能有任何的懈怠,要尽心竭力地去奉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