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讲述了神秀、惠能两宗分别于曹溪、荆南盛化,世称为南能北秀,于是有了南北二宗顿渐之分。两位宗主虽然不分彼此,但弟子们却起了爱憎之心,北宗神秀与南宗惠能门下徒众生起分歧争议。北宗门徒志诚潜来听法,为惠能察觉,针对北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长期打坐的禅法,惠能批判了北宗禅的弊病,认为常坐拘身,于理无益,后向志诚开示南宗禅法,使之当下契悟,并教示戒定慧行相,认为戒定慧为自我本性先天具有。接着交代了北宗门人托志彻前来行刺六祖惠能,而为大师教化开悟一事。还有神会前来参礼,由开始的逞能自傲到后来对六祖礼拜悔谢的事由。


顿渐品 8.1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

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译文】

那时,惠能大师在曹溪山宝林寺,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故而当时两大宗派兴盛教化,被人们称为“南能北秀”,有南宗北宗、顿教渐教的分别。然而学道修禅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宗义和旨趣。惠能大师对众人说:“佛法本是一种宗义,因为传法之人有南北,才有了南宗北宗的区分;佛法就是一种,只是识见悟性有快有慢,才有了顿悟渐悟的区分。什么叫顿悟渐悟?佛法本身没有顿悟渐悟之分,人的根器有敏锐和愚钝才有顿悟渐悟之分,所以称之为顿渐。”

然而神秀大师的弟子门人,往往讥讽南宗六祖惠能大师:“不识一个字,能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神秀大师说:“惠能得到了不需要师父传授而自悟自通的智慧,深入见悟最上乘智慧,我比不上他。并且我师父五祖弘忍大师亲自传授衣钵和教法给他,难道是白费气力的吗?我只恨不能远道去与他多交流,在这里白白地受领国家对我的恩宠。你们不要总是滞留在我的身边,可以前往曹溪山参访学习。”神秀大师这天对弟子志诚说:“你聪明而且智慧多多,可以为我去曹溪山听惠能大师的教法。如果听到什么,尽力地记住,回来再告诉我。”

志诚奉命来到曹溪山,跟随着大众向惠能大师参学请益,没有说明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当时,惠能大师向大众宣告说:“今天有偷听教法的人,潜藏在这里。”志诚立刻出来礼敬参拜,全部陈述了来这里的因由。惠能大师说:“你从玉泉寺来,那就是奸细了。”

志诚说:“我不是。”

惠能大师说:“何以见得你不是?”

志诚说:“我没有说明来意可以说是奸细,表明来意就不能算是了。”

惠能大师说:“你师父神秀大师是如何开示大众的?”

志诚说:“师父常常指授教诲大众守住本心,观想清净,长期静坐,不要睡觉。”

惠能大师说:“住心观静,这是错误的,这不是修禅。常期静坐,拘束身体,对参悟佛法真意并没有什么帮助。听我的偈吧。”偈说: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顿渐品 8.2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云:“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译文】

志诚两次礼拜惠能大师说:“弟子我在神秀大师那里,参学已有九年,没有得到契证开悟。今天听大师您这么一说,就契合了本心。弟子认为解脱生死是件大事,希望大师慈悲为怀,再给我一些教化开示。”

惠能大师说:“我听说你师父教授开示弟子戒定慧法,不清楚你师父是如何说戒定慧的相状的?你给我说说看。”

志诚说:“神秀大师说,一切恶行不要造作叫做戒,一切善念全都奉行叫做慧,自己清净意念叫做定。神秀大师是那样说的,不清楚大师您用什么教法教诲大众?”

惠能大师说:“我如果说有教法给你,那就是骗你。只是根据不同情况,方便说法,解除束缚,借用修行三昧的假名。像你师父说的戒定慧,实在是不可思议;我所认识的戒定慧和他不同。”

志诚说:“戒定慧只应该有一种,怎么还有分别?”

惠能大师说:“你师父的戒定慧接引大乘根器的人,我的戒定慧接引上乘根器的人,领悟理解不尽相同,识见自我心性有快有慢。你听我说的和他说的相同吗?我所说的教法,不离开自我本性。离开自性本体说法,叫做执著相状上说法,自己的心念常常愚迷。要知道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从自性中生起运用,这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听我的偈吧。”偈所说: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志诚听了偈以后悔悟拜谢,便呈上一个偈说道: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惠能大师称许肯定。又告诉志诚说:“你师父所说的戒定慧,是劝诫小根器的人;我所说的戒定慧,是劝诫大根器的人。如果开悟了自我本性,也就不用再立菩提涅槃,也不用立对解脱的认识和见解;没有一个法可以得,才能建立一切法。如果理解了这个本意,就叫做佛,也叫做菩提涅槃,也叫做解脱知见。识见本性的人,立这些名也能得法,不立这些名也能得法。去来自由,没有滞留、没有妨碍。应用自如,随缘运作,根据语言随机答对,全部识见一切化身而又不离自我本性,这就得到随缘变化、自在无碍的神通,到达了游戏三昧的境界,叫做识见本性。”

志诚再次拜谢大师并禀告说:“什么是不立之义?”

大师说:“自我本性没有是非、没有愚痴、没有散乱,时时运用智慧观照,常常超离法相,自由自在,或纵或横全部都有所得,有什么佛法可以立呢?自己开悟自我本性,顿悟顿修,也没有渐次顺序,所以不需要立任何佛法。一切法都寂灭了,还有什么次第顺序呢?”

志诚礼拜惠能大师,愿意侍奉大师,早晚不停歇。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顿渐品 8.3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

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之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

彻礼谢而退。

【译文】

僧人志彻,江西人,原来姓张,名字叫行昌,少年时候喜好行侠仗义。自从南宗北宗产生分化之后,两派宗主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虽然不分彼此、没有争胜,然而他们的弟子徒众却竞相生起爱憎之心。当时,北宗弟子们,自封神秀大师为禅宗第六代祖师,又忌讳天下人都知道的惠能大师得传衣钵之事,便嘱咐行昌来行刺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事先预测到了这件事,便放了十两黄金在座位上。那天天黑了,行昌潜入惠能大师的房间,准备加害大师。大师伸出脖子给他砍,行昌砍了三刀,都一点没有损伤到惠能大师。

大师说:“正义之剑不会邪恶,邪恶之剑不能正义,我只该给你金钱,不欠你性命。”

行昌惊恐万状,扑倒在地,很久才苏醒过来,哀求能够悔过自新,当即愿意出家为僧。大师便给了他金钱,说:“你暂时先去,我担心我的弟子们反过来要加害你。你可以在其他时间乔装打扮再来,我自当接受你为徒。”行昌领受大师旨意连夜离开。后来投奔僧人剃度出家,接受戒规,精进修行。

有一天,想起了惠能大师的话,远道而来拜见大师。大师说:“我念叨你很久了,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

行昌说:“上次承蒙大师饶恕我的罪过。现在我虽然出家苦苦修行,终究难以报答大恩大德,唯有随您传法度众生。弟子我常常阅览《涅槃经》,不明白常、无常的教义。恳请大师慈悲,简单为我解说。”

大师说:“无常,就是佛性;常,就是对一切善恶法的分别心。”

行昌说:“大师,你说的与经文大相径庭。”

惠能大师说:“我传授佛法心印,怎么敢违背佛经呢?”

行昌说:“经文上说佛性是常,大师您却说佛性是无常;一切善恶事物,甚至无上觉悟,都是无常,大师您却说是常,这不是与经文相背吗?这使得我更加增添了疑惑。”

大师说:“《涅槃经》,我曾经听尼姑无尽藏比丘尼念诵过,我给她讲说经文大义,没有一点不符合佛经的。刚才给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会有别的说法。”

行昌说:“我见识浅薄,希望师父开示。”

惠能大师说:“你知道吗?如果佛性是常,为什么还要说善恶诸法,以至于还说从来没有人发菩提觉悟之心?所以我说佛性无常,是说佛性真实常在。还有,如果说一切事物无常,是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体性,用以承受生死,而真实存在的佛性也有不能遍及的地方。所以我说的常,正是佛说的无常。佛知道世俗人和外道将无常看作真实存在,而声闻和缘觉二乘人,把佛性看作无常。所以出现了常、乐、我、净、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八种颠倒妄想见。《涅槃经》的教义是破斥这些断见,指出什么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德。你依据经文文字却违背经文经义,以有断灭的现象为无常,而以确定僵死为常,错误地理解佛陀最后开示的妙谛。这样纵使念经千遍,又有何用?”

行昌豁然开悟,说了偈子: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惠能大师说:“你现在彻底开悟了,你就改名叫志彻吧。”

志彻行礼致谢后便退下。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顿渐品 8.4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译文】

有一个童子,名叫神会,襄阳高家的子弟。十三岁时,从神秀主持的玉泉寺来到曹溪山向惠能大师致礼。

惠能大师说:“善知识远道而来,辛苦非常,还能识见事物的本来面目吗?如果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应该识见本体,你先说说看。”

神会说:“事物的本来面目无所住,永远不会静止,认识本身就是主体。”

惠能大师说:“这个小师父怎么说话如此轻率!”

神会说:“大师你坐禅,识见佛性了吗?”

惠能大师用禅杖打了神会三下子,问:“我打你,痛还是不痛?”

神会说:“也痛也不痛。”

惠能大师说:“那我见了,也没有见。”

神会问:“什么叫做也见了,也没见?”

惠能大师说:“我说见是说常见自己的过错,不见他人的是非好恶,这是说见到了,也没见到。那你说也痛也不痛是什么意思?你如果不痛,你就是和草木瓦石一样没有知觉;你如果说痛,那你就和凡夫俗子一样,会生起怨恨之心。见与不见是两种偏见,痛和不痛是可以生灭的有为法。你还没识见本心,怎敢捉弄他人?”

神会礼拜表示悔过。

惠能大师又说:“如果心念愚迷,不能识见本性,就必须找善知识教示。如果心念开悟,识见自性,就依此修行。现在你自己迷误,不能认识真心,反来问我是否识见佛性。我是否识见佛心,我自己心知肚明,难道这能代替你不迷误?反之亦然,你如果能够识见自性也代替不了我的迷误。为何不去自我识见、自我认识,却在这里问我有没有识见佛性?”

神会再次向惠能大师致礼多达一百多次,请求饶恕,并勤勉地做杂务和服侍大师,不离大师身边。

有一天,惠能大师告诉大家:“我有一样东西,没头没尾,没名没字,没背面,没正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神会起立说道:“是一切佛的本源,是神会的佛性。”

大师说:“对你说了没名没字,你却还要把他叫做本源佛性。你以后即便当了住持,也只能成为一个知解宗徒。”

惠能大师圆寂后,神会到了京师长安与洛阳,大力弘扬惠能大师的顿教法门,著有《显宗记》,盛行于世,这就是著名的荷泽禅师。

惠能大师看到各宗派之间互相为难指责,弟子们都生起邪恶之心,所以经常召集门人弟子,宽厚怜悯地对大家说:“修行佛道的人,一切善念、恶念,都应该全部除掉。没有什么名相可以指称自我本性;独具无二、没有分别的自性叫做实性。在实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切教派法门,都必须立刻就能自我识见。”所有人听了,全都行礼,请求惠能大师教化指授他们。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