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详细介绍了采摘、制造、贮藏蒸青饼茶的一系列十多种器具,从形状、质地、尺寸到用法、功能,一一细详列举。从系列用具中可以看到,唐代饼茶的生产工序紧凑而完整。从籝、芘莉、焙等用具的尺寸来看,唐代饼茶生产是有一定规模的,从中也可见唐代社会对茶叶的需求量较大。

虽然在《论语》中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成语,但是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古代文士大夫以诗书传家,帝王官府以经义取士,先秦儒家倡导的六艺——数、书、礼、御、乐、射,大多被士人摒弃殆尽。士人们在日渐不能坐而论道的同时,也慢慢丧失了他们在科技、生产等方面的智力与能力。甚至在士人的评价体系中,技能与机巧都成为了负面的能力与事物。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陆羽对于采摘、制造、保藏茶叶工具的全面介绍,更显得难能可贵。

陆羽对整套制茶工具的细致介绍,使得唐代蒸青饼茶的生产工艺能够在一千多年之后仍然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之不致因中国制茶工艺的发展演变舍之不用而尘封零落,也让人们看到日本蒸青抹茶的源头所在。

在“茶人负以采茶”句中,陆羽首次提出了“茶人”的概念,与当下的茶人概念有所不同。陆羽之于茶,是从采摘、制造、煎煮到饮用全过程参与的,他所言茶人应该是指参与茶叶采制到饮用流程的人。然而由于时移境迁,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成熟,种茶摘茶的人成为茶农茶工,基本成为原料鲜叶或毛茶的单纯提供者,而不再是制作——贸易——消费这些被视作茶业重要环节从业的茶人了。茶叶在农、工、商三个领域利润的巨大差距,导致了在这三大产业领域茶叶从业人员地位的悬殊,种茶摘茶的人始终只能被称为“茶农”,参照陆羽的“茶人”概念,可知这种现象是种遗憾。缺少了种茶摘茶人的茶人概念可谓不完整,种茶摘茶人的地位畸轻,也正是中国茶业拼图不能很完整的重要原因之一。陆羽所提的茶人概念,应该是个高远的警醒。


籝加追反 [53] ,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 [54] ,以竹织之,受五升 [55] ,或一斗、二斗、三斗者 [56] ,茶人负以采茶也。籝,《汉书》音盈,所谓“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57] ”。颜师古云 [58] :“籝,竹器也,受四升耳。”

【注释】

[53] 籝(yínɡ):筐、笼一类的盛器,也作“”。原注音加追反,误。

[54] 筥(jǔ):圆形的盛物竹器。《诗经》毛传:“方曰筐,圆曰筥。”

[55] 升:唐代一升约合今天的0.6升。

[56] 斗:一斗合十升,唐代一斗约合今天6升。

[57] 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此句出自《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不如一经。”刘逵为《昭明文选》作注引《韦贤传》时“”作“籝”,陆羽《茶经》沿用此“籝”。

[58] 颜师古:名籀,字师古,以字行,京兆万年(在今陕西西安)人。颜师古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曾为班固《汉书》等书作注。曾仕唐太宗朝,官至中书侍郎。《旧唐书》、《新唐书》有传。

【译文】

籝加追反 ,又叫篮,又叫笼,又叫筥,用竹编织,容积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是茶人背着采茶用的。籝,《汉书》音盈,有“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说法。颜师古注:“籝,是一种竹器,容量四升。”

灶,无用突者 [59] 。釜 [60] ,用唇口者 [61] 。

【注释】

[59] 突:烟囱。陆羽提出茶灶不要有烟囱,是为了使火力集中锅底,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锅灶内的热能。唐陆龟蒙《茶灶》:“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描绘了当时茶灶不用烟囱的情形。

[60] 釜(fǔ):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如鬲,置于灶口,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制和陶制的。相当于现在的锅。

[61] 唇口:敞口,锅口边沿向外反出。

【译文】

灶,不要用有烟囱的,这样可以使火力集中于锅底。釜,要用锅口向外翻出有唇边的。

甑 [62] ,或木或瓦,匪腰而泥 [63] ,篮以箄之 [64] ,篾以系之 [65] 。始其蒸也,入乎箄;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于甑中。甑,不带而泥之 [66] 。 又以榖木枝三桠者制之 [67] ,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 [68] 。

【注释】

[62] 甑(zènɡ):古代用于蒸食物的炊器,类似于现代的蒸锅。

[63] 匪腰而泥:甑不要用腰部突出的,而要将甑与釜连接的部位用泥封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锅釜中的热力效能。下文“甑,不带而泥之”实是注这一句的。

[64] 篮以箄(bǐ)之:用篮状竹编物放在甑中作隔水器。箄,小笼,覆盖甑底的竹席。扬雄《方言》:“箄,也(古筥字)……小者……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箄。”郭璞注:“今江南亦名笼为箄。”

[65] 篾以系之:用篾条系着篮状竹编物隔水器箄,以方便其进出甑。

[66] 带:系束,捆缚。泥之:用稀泥或如稀泥一样的东西涂抹或封固。

[67] 以榖(gǔ)木枝三桠者制之:用有三条枝桠的榖木制成叉状器物。榖木,落叶乔木。初夏开淡绿色小花,雌雄异株。果实圆球形,成熟时鲜红色。皮可制桑皮纸。又称构或楮。在中国分布很广,它的树皮韧性大,可用来制作绳索,故下文有“纫榖皮为之”语,其木质韧性也大,且无异味。

[68] 膏:膏汁,指茶叶中的精华。

【译文】

甑,木制或陶制。腰部不要突出,用泥封抹。甑内放竹篮作隔水器,并用竹篾系着,以方便将竹篮放入及提出甑内。开始蒸的时候,将茶叶放到竹篮内;等到蒸熟了,将茶叶从竹篮中倒出。锅里的水快煮干时,从甑中加水进去。甑,腰部不要用绑绕而用泥封抹。 还要用三杈的榖木制成叉状器,抖散蒸后的嫩芽叶,以免茶汁流失。

杵臼 [69] ,一曰碓 [70] ,惟恒用者佳。

【注释】

[69] 杵臼:杵与臼。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

[70] 碓(duì):舂米的工具。最早是一臼一杵,用手执杵舂米。后用柱架起一根木杠﹐杠端系石头,用脚踏另一端,连续起落,脱去下面臼中谷粒的皮。尔后又有利用畜力﹑水力等代替人力的,使用范围亦扩大,如舂捣纸浆等。

【译文】

杵臼,又名碓,以经常使用的为好。

规,一曰模,一曰棬 [71] ,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注释】

[71] 棬(quān):像升或盂一样的器物,曲木制成。

【译文】

规,又叫模,又叫棬,用铁制成,有圆形,有方形,有花形。

承,一曰台,一曰砧 [72] ,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注释】

[72] 砧(zhēn):垫座。

【译文】

承,又叫台,又叫砧,用石制成。不然,用槐树、桑树半截埋在土中,使它不能摇动。

檐 [73] ,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 [74] 。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注释】

[73] 檐(yán):亦作“簷”。凡物下覆,四旁冒出的边沿都叫檐。这里指铺在砧上的布,用以隔离砧与茶饼,使制成的茶饼易于拿起。

[74] 油绢:涂过桐油或其他干性油的绢布,有防水性能。雨衫:防雨的衣衫。单服:单薄的衣服。

【译文】

檐,又叫衣,可用油绢或穿坏了的雨衣、单衣来做。把檐放在承上,再把规放在檐上,就可以压制茶饼了。压制成饼后,可以很方便地拿起来,再做另外一个。

芘莉音杷离 [75] ,一曰籝子,一曰篣筤 [76] 。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茶也。

【注释】

[75] 芘莉(bìlì):芘、莉为两种草名。此处指一种用草编织成的列茶工具。原注音为杷离,与今音不同。

[76] 篣筤(pánɡláng):篣、筤为两种竹名。此处义同芘莉,指一种用竹编成的笼、盘、箕一类的列茶工具。扬雄《方言》:“笼,南楚江沔之间谓之篣。”

【译文】

芘莉音杷离 ,又名籝子,又名篣筤。用两根三尺长的小竹竿,制成身长二尺五寸,手柄长五寸,宽二尺的工具,用竹篾织成方眼状的竹匾,就像种菜人用的土罗,用来放置刚制成的茶饼。

棨 [77] ,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注释】

[77] 棨(qǐ):古时刻木以为信符称为棨,另指仪仗中用黑缯装饰的戟。此处指用来在茶饼上钻孔的锥刀。

【译文】

棨,又叫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柄,用来给茶饼穿孔。

扑 [78] ,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79] 。

【注释】

[78] 扑:穿茶饼的绳索、竹条。

[79] 解(jiè):搬运,运送。

【译文】

扑,又叫鞭。用竹条做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搬运。

焙 [80] ,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注释】

[80] 焙(bèi):微火烘烤。这里指烘焙茶饼用的焙炉,又泛指烘焙用的装置或场所。

【译文】

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上砌矮墙,高二尺,用泥涂抹。

贯 [81] ,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注释】

[81] 贯:贯串茶饼用以焙茶的长竹条。

【译文】

贯,用竹子削成,长二尺五寸,用来焙茶时贯串茶饼。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译文】

棚,又叫栈。用木做成架子,放在焙上,分为两层,层高一尺,用来烘焙茶饼。茶饼半干时,放到下层;全干时,升到上层。

穿音钏 [82] ,江东、淮南剖竹为之 [83] 。巴川峡山纫榖皮为之 [84] 。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 [85] ,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注释】

[82] 穿(chuàn):贯串制好茶饼的索状工具。

[83] 江东:唐开元十五道之一江南东道的简称。按:唐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政区为道、州、县三级。开元二十一年(733),增为十五道,即京畿、关内、都畿、河南、河东、河北、山南东道、山南西道、陇右、淮南、江南西道、江南东道、黔中、剑南、岭南。天宝初,州改称郡,前后又将一些道划分为几个节度使(或观察使、经略使)管辖,今称为方镇。乾元元年(758),又改郡为州。淮南:唐代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以在淮河以南为名,其辖境在今江苏中部,安徽、河南的南部,湖北东部,治所在扬州(在今江苏扬州)。

[84] 巴川峡山:指渝东、鄂西地区,今湖北宜昌至重庆奉节的三峡两岸。

[85] 峡中:指重庆、湖北境内的三峡地带。

【译文】

穿音钏 ,江东、淮南剖分竹子制作。巴川、峡山地区用榖树皮制作。江东把一串一斤的茶称为上穿,半斤的称为中穿,四两、五两的(十六两制)称为小穿。峡中地区则称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原先作钗钏的“钏”字,或作贯串。现在则不同,像磨、扇、弹、钻、缝五字一样,写在文章中是平声,作动词,表示名词的意思则要读去声,字意也按读去声的来讲,字形就写穿。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 [86] ,令煴煴然 [87] 。江南梅雨时 [88] ,焚之以火。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注释】

[86] 煻煨(tánɡwēi):热灰,可以煨物。

[87] 煴(yūn)煴:火势微弱没有火焰的样子。

[88] 江南梅雨时:农历四五月梅子黄熟时,江南正是阴雨连绵、非常潮湿的季节,为梅雨时节。江南,长江以南地区。一般指今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一带。

【译文】

育,用木制作,用竹篾编织,再用纸裱糊。中间有槅档,上有盖,下有底盘,旁边有门,掩着一扇门。中间放一器皿,里面盛着热灰火,这样的火火势微弱没有火焰。江南梅雨季节时,烧火除湿。育,因为对茶有保藏养益作用而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