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徐凤竹栻 1,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 2,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 3,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 4。”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5。
【译文】
常熟的徐栻徐凤竹,他的父亲向来很富有。有一次遇到荒年,他父亲先捐出钱来作同乡其他人的表率,然后又分出自家粮食来赈济贫困的人。晚上就听到有鬼在他家门前唱:“千言不骗人,万语不骗人,徐家的秀才,一定做举人。”接连着大声唱,一整夜都不停。这一年,徐栻果然在乡试中了举人。他的父亲因此更加注意积德行善了,勤奋而不敢懈怠,又是修桥,又是修路,又是给僧人施舍食物,又是接济民众,凡是有利他人的事,没有不尽心去做的。后来便又听到有鬼在门前唱:“千言不虚,万语不虚,徐家举人,做到巡抚。”徐栻后来果然做到了两浙巡抚。
【点评】
江苏常熟的徐栻,字凤竹,他的父亲向来比较富有,遇到荒灾之年,率先减免田租,为同县的人做榜样,同时又分粮食救济穷困的人。古代儒家学说提倡“仁道”,所痛恨的是刻薄成性、唯利是图的“为富不仁”。徐的父亲富有而能兼行慈善,是深合人心的。在夜里,听到有鬼在门外唱道:“千言不骗人,万语不骗人,徐家的秀才,一定做举人。”呼声此起彼伏,整夜不断。这种盛传有鬼怪谶语预测吉凶的行为,当受传统谶纬思想的影响。谶纬思想是古代的一种神学迷信,起于秦代而盛于东汉。“谶”指事前的征验之言,多为假托神灵的隐语和预言。“纬”是与“经”相对而言的,是假托神意解经的书,内容荒诞,较多宣扬神灵怪异。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多被当作一种权术而加以运用。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前,就曾佯装狐鸣,大呼“大楚兴,陈胜王”。 这一年,徐凤竹果然考中了举人。他的父亲因此更加努力地行善积德,并且孜孜不倦,修桥铺路,施斋饭供养僧人。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佛,指佛祖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是信徒崇拜的对象;法,指佛法,即佛教教义;僧,指继承、宣扬佛教的僧众。僧人是佛教的“三宝”之一,信众皈依佛教,当然就要表现在对僧人的尊敬和供养上。徐凤竹的父亲还接济贫困大众,凡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他都尽力去做。后来又听到有鬼在门外唱道:“千言不虚,万语不虚,徐家的举人要一直做到都堂。”徐凤竹最终官至两浙巡抚。
Footnotes
-
徐凤竹栻:即徐栻(1519—1581),字世寅,号凤竹,明代常熟(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授宜春令,历江西、浙江巡抚。著有《仕学集》。 ↩
-
倡:带头,首倡,倡导。《汉书·晁错传》:“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又《汉书·陈胜传》:“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
-
孳孳:同“孜孜”。勤奋不懈的样子。《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
-
都堂:隋唐及宋代尚书省长官办事之处。“都堂居中,左右分司”(《通典·职官·尚书省》)。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政事堂亦称都堂。元丰改制后,罢中书门下,以尚书省都堂为政事堂。明、清时称都察院堂上官为都堂。另外,总督、巡抚加都御史、副佥都御史衔者,亦称都堂。 ↩
-
巡抚:别称“中丞”、“抚军”、“抚台”。官名。明代始置,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