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一部几乎家家都念诵,人人皆知的佛经。这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两句圣号一样的普遍于人间。这部《心经》,从汉译佛经流通方面观之,可说是“风行天下”,并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非常的广。虽然言简文略,全文仅仅二百六十字,但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负有声望的经典;六百卷般若经当中,最简括切要、提纲挈领者,当推《心经》了。
一 经题的含义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经的总题,前七字是别题,只限用于本经,经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译为白话就是教人依照“般若”妙法修行,便可度脱烦恼的生死苦海,达到究竟安乐的涅槃彼岸(波罗密),而亲证不生不灭之真“心”实相的一部“经”典。
“般若”是梵语,义为“智慧”。为何不直译之,而仍用梵语呢?世人往往以为聪明就是智慧,若翻译之则与彼混滥,而失却“般若”二字的殊胜意义。为了表示这种智慧的殊胜性,所以沿用原音,而不直译为智慧;此即五不翻中尊重不翻,及四例翻经的翻字不翻音1。
般若与世间有漏智所成的有为之法是有别的。般若是自性中本具的一种无漏智,完全由真心流露出来的,是离过绝非,是正常,是真实,是纯净无染,是唯正无邪,并且没有穷尽。人们能够用它,非但能令自己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且能普度众生同超生死苦海,同登安乐彼岸。
般若有三种:第一种是文字般若。文字虽非般若,但语言文字能诠般若之理,又能生般若,故称之为般若。凡是佛所说的一切教法,或是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不论是声教或是文字所印刷的经典,都称为文字般若。第二种是观照般若。所谓观照般若即是观察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指清净无漏之慧。此慧能照见一切有为或无为法皆无相,都是空寂的,故称观照般若。第三种是实相般若。所谓实相般若,指真如之理,为般若之实性,乃众生所本具,非寂非照,离一切虚妄之相。实相即诸法如实相,不可以“有”、“无”等去叙述他,也不可以“彼此”、“大小”等去想象他,实相是离一切相,包括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而无可取着的。
“波罗密多”也是梵语,译为“度”或“到彼岸”。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即菩萨通过自己修行,同时又度化他人的“事业”,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因此般若波罗密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众生被三惑烦恼所迷,以致沉沦生死苦海,现在如果想求度脱的话,就不得不借仗般若去灭除烦恼,以了脱生死的痛苦,获得究竟涅槃的安乐!所谓乘般若船渡过三重烦恼之流,顿超生死众苦的此岸,直上涅槃安乐的彼岸。
至于“多”字,古译只有“波罗密”,没有“多”字,后来翻译的人,竟加一“多”字。“多”字在梵文中是一种语尾词,如文言中的“矣”字。也有人将“多”字解释为“定”。因菩萨修行,必须定慧均等,不偏不倚。定心若生法爱,则必用慧照以策进之。慧心若生智爱,则必用定力以扶助之。
《心经》的“心”字,含有两种意义:一是说因般若为诸佛之母,此经又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不但展示了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同时阐明般若真空的妙理,可以说是般若的核心,故称心。二是指真心。此真心,是万法之始,众义之宗;亦是诸佛所证,众生所迷。大般若经所诠的毕竟空,以及本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亦皆是显示此真心。众生执著于真心,认为是真实的我,或是真实的法。《心经》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舍妄趣真,向内寻求,令智慧的种子萌芽,进而让智慧开花结果,觉悟无上正等正觉。
“经”字梵语是“修多罗”,译名“契经”,简称为“经”。“契”就是契理、契机的意思,谓上契诸佛所证的真理,下契众生之机宜。“经”字含有五种不同意义,即出生义、泉涌义、显示义、绳墨义、鬘结义。此外,因为经典能够将佛陀的一代时教,如线贯珠,令其不散失;又能摄持所应教度的众生,令其不堕落;佛经所说的道理,是真常不变的,不因时间的迁流而转变;佛法放诸四海皆准,不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适应,因此“经”字还含有贯、摄、常、法等义。
简而言之,如果我们因闻观世音菩萨所宣说的“般若波罗密多”的法门,进而实践之,必定能够启发般若正智,照见五蕴皆空,不生执著,而离四相,破我执;又能运用观照般若,照见诸法空相,真空不空,以无所住的心,修诸波罗密,即可以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证得清净真心,成就佛果无上菩提,故本经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二 《心经》的译者
玄奘法师是唐朝时人,俗姓陈,名祎。因玄奘法师精通三藏,所以也被称为三藏法师。
法师刚年满十岁,慈父见背,成为孤儿。因此,便前往洛阳净土寺,投靠其哥哥长捷法师。长捷法师不特学丰德长,且为当时负有盛名的人物;每设法会,弘经布教时,都能吸引不少人前来闻法。法师因得闻佛理,并对佛法产生浓厚兴趣,遂立志在净土寺出家,改法号为玄奘。
玄奘法师自出家后,便专心研究佛学,直至年满二十岁时,在成都受了具足戒后,才离开兄长,到处游学。由于当时宗派太多,传授各异,且经典不完备,翻译意义亦各异,玄奘深感困惑,便决心前往印度求学。于是他学习西域和印度各国的语言,积极地筹谋出国留学的计划。最终于贞观三年(629),偷度玉门关,冒禁孤征,踏上了西游取法的艰辛路途。
玄奘一路颇多艰险,单骑匹马向着四顾茫茫的沙漠迈进。翻过了峻岭、翻越了雪山、渡过了险津,在粮食短缺,水草难觅的情况下,终于在贞观五年(631)进入印度,开始遍历印度诸国,广学圣教。最后到那烂陀寺,从当时负有盛誉的佛学泰斗戒贤论师学习唯识,以及《瑜伽师地论》等大乘经典。玄奘法师曾多次代表那烂陀寺参加当时流行的宗教辩论大会,且均获胜利。自此,声望日隆,进升为那烂陀寺的副主讲,成为全印度佛学界的名学者。
玄奘法师留学印度十余载,可说名满五印,当时五印盟主戒日王等,十八大国国王,皆奉为国师,礼遇之隆,供养之厚,尊敬之诚,已无以复加,并一致恳留,希望玄奘法师永不要回国。但玄奘法师不为所动,只念念不忘留学初衷,乃为完备中土佛教经典之使命,要将所学贡献于祖国。于是于贞观十九年(645)饮誉归来,并带回游历三十多国,巡礼佛迹,遍访名师所获得的梵本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回来后,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给予的种种奖励和帮助下从事译经事业,召集全国富有学问修养的高僧专事翻译,共同展开史无前例的译经伟业。
玄奘法师先后翻译的佛经共七十五部,总计一千三百余卷,著名的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本经是七十五部经中,文字最简短,义理最精简的一部。而六百卷《大般若经》,却是他翻译事业中最巨大的杰作。至于论著,玄奘法师也写了《成唯识论》、《大唐西域记》等。
玄奘法师是中国佛经翻译界的权威,强调严谨的翻译态度,忠于原文,又清晰明白,在中国翻译事业上,有空前的成就。他在六十八岁那一年,翻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后,因积劳成疾而圆寂。玄奘法师一生在学问上力求真实,在宗教上悲悯众生,无论任何险阻,都能够不屈不挠,献身护教。他的著作、学术思想与言论,不但在唐代放射出无比的光芒,而且一直照耀到现在,甚至未来。
三 《心经》的译注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般简称为《般若心经》或《心经》。最早的一本是现存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一经,相传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但是梁代《出三藏记集》卷四和隋朝《法经录》卷四都将它列入失译录,所以很难说定此经就是鸠摩罗什所译。
本书所选的是玄奘法师的译本,为通常流行本,译于贞观二十三年(649),知仁笔受。除了玄奘法师的译本及相传为鸠摩罗什的译本外,本经前后还有其他不同的译本。其中包括:第一,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利言等译出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二,唐摩竭陀国三藏法月译出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三,唐三藏法成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四,唐三藏智慧轮翻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五,宋西天三藏施护所译出的《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经》。第六,唐义净完成的《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译本。第七,敦煌发现的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敦煌本将梵文以汉字音译,由斯坦因发现于敦煌石窟,与玄奘本相当,为佛教学术之重要资料。
然诸译本中,玄奘译本、鸠摩罗什译本、义净法师译本和敦煌本为“小本”,只有正文;其余为“广本”,有序、正、流通三分。现存此经的梵文,有在尼泊尔发现的广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模刻的小本两类。1884年,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与南条文雄共同校订广、小两类梵本,1894年,缪勒更再次将之英译出版并编入《东方圣书》。此外,1864年,英国佛教学学者比尔(Samuel Beal)亦将玄奘所译之《心经》译成英文出版。
本经之注疏本极多,相传有二百余种,仅中国撰述者即有四十余种。比较重要者有:唐新罗僧人圆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赞》一卷,慧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疏》一卷(发现于敦煌),窥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幽赞》二卷,法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疏》一卷,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疏》一卷,宋智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疏》一卷等;印度方面有提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注》一卷;日本则有空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秘键》二卷,最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一卷,真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释》一卷,宗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注》一卷等。
四 经的纲要
心,其中的意义指心脏,有精要、心髓等意义。《心经》将内容庞大的般若经浓缩,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
《心经》的本文虽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此中包含很多重要的佛教教理与修行方法,例如五蕴归空就是一种悟入本心的方法。又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三者分别与佛教的假、空及中观有关。又此中所说的十二因缘及四圣谛都是佛教的重要教理。其中讲到“空”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更是佛教的名言。此外,《心经》中论及六尘、六根、十二处及十八界等佛学中常见的名词。因此,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其中所含的义理非常深奥,影响极其深远。
本经在组织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总纲分,此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经文从“观自在菩萨”到“度一切苦厄”,是说菩萨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重点是在破除众生的我执,我执一除,自然度一切苦厄,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下面即是依此深入分析怎样“度一切苦厄”。(二)色空分,此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经文从“舍利子,色不异空”至“亦复如是”,是说一切诸法是非有非空的,此段是恐众生闻“空”便起“断灭见”,所以先阐述了空有之关系。(三)本体分,此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即是本来的面目。经文从“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到“不增不减”,在交代空有关系之后,便解释什么是空相。(四)妙用分,此分由体起用,空一切相。经文从“是故空中”至“无智亦无得”,旨在阐明依诸法空相广破一切执见。(五)果德分,此分证果。通过以上所说的明体、起用、空相,而证明解脱之果德。经文从“故知般若波罗密多”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破除一切执见之后,则能证得无上菩提、涅槃的佛果。(六)证知分,此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经文从“故知般若波罗密多”至“真实不虚”,是在赞叹般若之伟大,从而回归全经主题,说明以般若观照一切法空即能度一切苦厄,其道理是真实不虚的。(七)秘密分,此分是以密咒表达不可思议的心地。经文从“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至“菩提萨婆诃”,规劝大众普学般若,以度苦厄、证涅槃、成菩提。
从这里不难发现,虽然《心经》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个字,但其文句简约却能涵盖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因此历代都将其视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的精粹。
陈秋平
2016年1月
Footnotes
-
五种不翻是:(1)多含不翻(如佛之尊号)、(2)秘密不翻(如神咒)、(3)尊重不翻(如般若等)、(4)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5)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等)。四例翻译是:(1)翻字不翻音(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2)翻音不翻字(卍字等)、(3)音字俱翻(完全译成汉语之经典)、(4)音字俱不翻(非但音不翻,字亦不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