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佛教经典中一开始往往有简略的序,介绍佛说法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时”即表示说法的时间,并非确指。《坛经》依照佛家典籍的格式,以“时”表明六祖惠能说法的时间。
宝林
即宝林寺,位于广东曲江南三十五公里曹溪山,今称“南华寺”、“南华古寺”、“南华禅寺”。南朝梁时由天竺僧智药建立。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8),惠能主持弘法,学徒云集,法道大振,今存有六祖惠能肉身像。
刺史
官名。汉代设置。隋时改刺史为太守。宋时刺史与太守已无区别。清时用作“知州”的别称。这里的刺史指韶州刺史韦璩。
大梵寺
位于广东曲江。《广东通志》记载 “韶州府曲江县,报恩光孝寺,在河西。唐开元二年(714),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又更名大梵寺,为刺史韦璩请六祖说《坛经》处。宋崇宁三年(1104),诏诸州建崇宁寺,政和中改天宁寺。绍兴三年(1133),专奉徽宗香火,赐额曰报恩光孝寺。”可知此寺为僧宗锡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是刺史韦璩请六祖惠能宣说《坛经》之处。
开缘说法
将说佛教教义以开导众人。
升座
在说法的座位上落座。
善知识
指正直有德、导人正道,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教导邪道之人称为“恶知识”。善知识可以用来称呼出家的僧人,也可以用来称呼未出家的佛教徒。
菩提
意译“觉”、“智”等。断绝世间烦恼而达到涅槃智慧可通称为“菩提”。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禅宗认为人心先天就蕴涵着佛教的全部道理,是本来具足的,只要如实的运用此心,本来呈现,就能直接成就佛道。
范阳
地名。唐代置郡,今天的北京大兴、宛平一带。
岭南
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约是今天广东一带。
新州
今广东新兴。
南海
今属广东佛山一带。
诵经
指诵读佛教经典,此为功德。
开悟
开启了人心本有的佛教智慧,觉悟了佛教根本的教义教理。
《金刚经》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译出,一卷。卷末四句偈文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著、不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蕲州黄梅县东禅寺
蕲州指今天的湖北蕲春。黄梅县是今湖北黄梅西北地区。东禅寺位于湖北黄梅西南。《湖广通志》记载 “黄州府黄梅县,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一里。”又称“莲华寺”、“东渐寺”。为禅宗五祖弘忍之道场,当时门下僧众达七百余人。五祖于该寺半夜密传衣钵于六祖惠能。寺内尚存六祖当年之簸糠池、坠腰石等遗迹。
五祖忍大师
即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弘忍(602—675),唐代僧人,湖北黄梅人,俗姓周。七岁从四祖道信出家,得其心传。道信入寂后继承师席,在黄梅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建东山寺,弘忍发扬禅风,以悟彻心性之本源为旨,守心为参学之要。时称其禅学为“东山法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示寂(即于传法后四年),世寿七十四。敕谥“大满禅师”。弘忍门下甚众,著名弟子有神秀、惠能等。弘忍将禅贯彻到日常生活,认为行住坐卧都是成佛的行为和活动,这一点对惠能以及《坛经》的思想影响很大。主化 即主持教化。
见性
即指“识性”,指彻见自心之佛性,为禅家之语。
宿昔有缘
前世结下的缘分。
作佛
即成佛。《法华经·譬喻品》曰 “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断妄惑、开真觉,根除无明烦恼,开启真实觉悟。
獦獠
是对当时生活在南方以行猎为生的少数民族的侮称。如此称呼表示轻蔑的意思,意指惠能是未开化、无知识的蛮夷。
佛性
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又作“如来性”、“觉性”。为“如来藏”之异名。《涅槃经》有云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和尚
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又作“和上”。意译“亲教师”、“力生”、“近诵”、“依学”、“大众之师”。和尚为受戒者之师表,故华严、天台、净土等宗皆称为“戒和尚”。后世沿用为弟子对师父之尊称。
随众作务
随同大家一起劳动、做活。
智慧
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俗谛曰智,真谛曰慧。《大乘义章九》曰 “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指认识自我的本心就像在福田播种,其收获的成果就是成就佛道,并不需要通过随众作务这样的苦修来达成。自性,指自体之本性。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的个性,称为“自性”。福田,指人们做善事犹如在大地里播种庄稼而有收获一样,能够得到福报。这里是以田为喻,故名福田。“田以生长为义,农夫播种于田亩,必有秋收之利。人若行善,能得福慧之报。”佛教中认为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
根性大利
“能生为根,数习为性。”根为能生之义,善恶之习惯曰“性”,人性有生善业或恶业之力,故称“根性”。大利,大好,非常好。这里指惠能禀赋极高。
槽厂
马房、马棚,指养马的地方。
行者
又称“行人”、“修行人”,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是修行佛法的通称。也指居住佛寺但留着头发修行的人。《释氏要览》卷上云指未剃度而在丛林内服诸劳役的带发修行者,即未出家而住于寺内帮忙杂务者。有剃发者,亦有未剃发而携家带眷者。
踏碓
发明于西汉,是去秕、脱壳的粮食加工工具。
生死苦海
佛教认为人都处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的轮回中。与“涅槃”相对称。生死苦海,指各种苦难的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的海来比喻。
般若
梵文音译。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即称“般若”。
偈(jì)
译为“颂”。颂者,美歌也。泛指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通常四句一偈。通用于佛教经律论。
衣法
指衣与法。禅宗传承,师传法于弟子都以付授的袈裟为表征,传衣即传法之义。内传心法以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外传僧衣以表示师承的信实无虚。衣,指出家人的袈裟。法,正法,指传正法之信征。
思量即不中用
表明禅宗认为若要明白本心,通过思考分析是没有用的,是不能达到的。思量,即思虑度量事理的意思。
轮刀上阵
指上阵作战,舞刀飞转如旋转的车轮一般。
澄心
使心绪澄静平定,集中凝虑。
神秀上座
唐代禅僧(605—706),五祖弘忍弟子之一。汴州尉氏人,俗姓李。身长八尺,龙眉秀目,有巍巍威德,少览经史,博学多闻。至蕲州双峰东山寺,参谒五祖求道。弘忍深为器重,令为教授师,因居五祖门中第一位,有神秀上座之名。弘忍示寂后神秀师迁江陵当阳山传法,道誉大扬。禅门中将之与惠能称为“南能北秀”。禅宗北宗,与南宗的“顿悟”说不同,其教法力主渐悟之说,故而禅史有“南顿北渐”之称。神龙二年(706)神秀示寂,寿一〇二,敕号“大通禅师”,为禅门谥号最早者。上座,指寺院僧职的名称。唐以前上座是寺院之首,唐以后上座为禅宗寺院住持之下的职位。
教授师
是专门负责教授弟子威仪、作法的轨范师,专门给受具足戒的僧人教授有关行住坐卧等威仪的作法。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的意思。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
思惟
即思考推度。思考真实的道理,称为“正思惟”,系“八正道”之一;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
供奉
官名。指被朝廷或皇家聘用的官员,多为擅长文学、美术等各种技艺的人。《楞伽经》 为佛教经典。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入楞伽经》,四卷本,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楞伽,山名。阿跋多罗,“入”之意思。意谓佛陀入此山所说之宝经,本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人认识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楞伽经》对中国禅宗的影响颇大。变相 指依经典之记载,描绘佛的本生故事,或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图画,用以宣传教义。又作“变像”、“变绘”,略称“变”。变,乃变动、转变之意,即将种种真实之动态,以图画或雕刻加以描绘。
供养
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
宿业障重
又称“宿作业”。佛教说宿业是指过去世所造的善恶业因。障,指烦恼,烦恼能障碍圣道,故名“障”。“宿业障重”即指过去世所作的恶业烦恼深重,影响人认识本心。
圣意
这里指弘忍的心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出自《金刚经》,意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相,指能为人们所感觉到的一切有形体的事物和现象。虚,即无实。妄,是不真。虚妄即虚假、非真实的意思。
恶道
为“善道”的对称,与“恶趣”同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在死后所去往的苦恶处所,主要指地狱。在“六道”之中,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者称为“三恶道”,阿修罗、人间、天上则称为“三善道”。
炷香
即烧香、燃香。礼敬 又作“敬礼”,即礼拜恭敬的意思。
善哉
称赞之辞,为契合我意的称叹之语。古印度在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皆用此语;又释尊或其他诸佛在赞同其弟子的意见时,也发此语。
慈悲
与乐曰慈,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拔苦曰悲,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就是以众生苦为己苦的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因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
无上菩提
指至高无上的觉悟。菩提有三等,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称为“菩提”。此中佛所得的菩提,无有过之者,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
不生不灭
生灭,指生起与灭尽,与“生死”同义。离因缘而永久不变的常住存在为无为法,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不生不灭”乃“生灭”的相对词,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于一切时中
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时间,即时时刻刻。一切时,指从无始以来相续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
念念自见
佛教认为事物和现象变化之迅速莫过于人的心念的起灭。念念者,刹那的意思,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
万境自如如
即指万事万物都真实平等,没有分别。万境,指一切的境界,即人们感觉和思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如如,即“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即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而称“如如”。
真实
离迷情、绝虚妄称为“真实”。与“方便权假”对应。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
童子
对寺院中尚未正式出家的青少年的称呼。
碓坊
舂米的房间。
上人
上德之人。是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的高僧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后逐渐成为对出家僧人的尊称。这里是惠能对童子的尊称。
别驾
官名。汉代设立,为州长官的辅佐。因随从州官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而得名。
没意智
即指愚钝、没有智慧或智慧被埋没的意思。意智,即思量之意。
无量
指不可计量之意。指空间、时间、数量之无限,亦指佛德之无限。无边 指广大而无边际也。
度
渡过之意。指从此处渡经生死迷惑之大海,而到达觉悟彼岸。出家为觉悟之第一步,故称出家为“得度”,即从生死此岸到解脱涅槃的彼岸。
肉身菩萨
菩萨,指据大乘佛教教义修行而能够于未来成就佛道的修行者。肉身菩萨,指生身菩萨,即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萨修行阶位的人。肉身菩萨于入寂后可得全身舍利。所谓舍利,据《法苑珠林》卷四十所载,舍利即身骨,为有别于凡夫死人之骨,故保留梵名。可分为三种 一、骨舍利,白色;二、发舍利,黑色;三、肉舍利,赤色。全身舍利系于高僧或大善知识示寂后,其身躯虽经年代久远,时空变迁,却未腐朽溃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
米熟也未
禅家讲“劈柴担水,无非妙道”,此处以舂米为喻,暗示询问惠能悟道了没有,思维是否成熟了。
犹欠筛在
此处以筛子筛米为喻,暗示惠能称自己思虑早已成熟,就差五祖弘忍大师点化开示或验证肯定了。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此处指五祖弘忍大师暗示惠能是夜三更来见。
袈裟
比丘的法衣,解释为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为《金刚经》中之名句,与《心经》中“空即是色”义同。意即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著,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执著,犹如生根不动,则无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著,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
具足
“具备满足”的略称。
丈夫
又译作“士夫”,指成年男子,或诸根圆具的男子。人中之最胜者为丈夫,是勇进正道修行不退者。此处是“调御丈夫”的简称,“调御丈夫”是佛十大名号之一,意为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天人师 为如来十大名号之一。又作“天人教师”,谓佛陀为诸天与人类之教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
顿教
指顿悟成佛的教法。以说法内容分,长时间修行而后到达悟的教法,称为“渐教”;迅即证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称为“顿教”。衣钵 指“三衣”及“一钵”。三衣,指九条衣、七条衣、五条衣三种袈裟。钵,乃修行僧之正式食器,为出家众所有物中最重要者。受戒时,“三衣一钵”为必不可少之物,亦为袈裟、铁钵之总称。禅宗之传法即传其衣钵于弟子,称为“传衣钵”,因此亦引申为师者将佛法大意传授于后继者。
有情
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有说“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而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之物。“众生”包括“有情”及“无情”二者。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一体而异名,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无情之草木等。
达磨
指菩提达磨(?—535),为我国禅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广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而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魏,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传法给弟子慧可,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入寂后葬于熊耳山上林寺。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
怀
指怀集县,今天的广西梧州。
会
指四会县,今天的广东新会。
九江驿
今江西九江。一说,为湖北黄梅的一个驿站名。
合
应该,理应。
辞违
辞别,告辞。
大庾岭
在今江西大庾南、广东南雄北,是“五岭”之一。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名“大庾岭”,又称“庾岭”。
参寻
追踪寻找。
屏息诸缘
指屏息凝神,排除一切杂念。诸缘,指人心所追求、迷恋的一切现象。
本来面目
禅林用语。乃人人本具、不迷不悟之面目,即自己的自性,离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染污,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密语密意
指佛陀真实、秘密之言语与教示。密意,隐藏的旨意,即佛特殊的意趣。密意所说之语,称为“密语”。
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指示惠明遇到地名中有“袁”字的地方就可以停下来,遇到地名中有“蒙”字的地方则可以居住下来。袁指袁州,蒙指袁州蒙山,今天的江西宜春,惠明后来居住在这里。
曹溪
位于韶州(今广东曲江东南)之河,发源于狗耳岭,西流与溱(zhēn)水合,以经曹侯冢故,又称“曹侯溪”。梁天监元年(502)天竺婆罗门三藏智药到曹溪口,饮其水而知此源为胜地,乃劝村人建寺,复因其地似西国之宝林山,故称“宝林寺”。智药预言,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开演无上法门,得道者如林。六祖惠能在此弘法,故也称“曹溪大师”,后来也成为禅宗南宗的代称。
随宜说法
顺应众生不同能力、根器,顺应不同时间、地点各施以适当之教法,进行宣说佛法,以达完全效果称为“随宜所说”、“随宜说法”。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
弘法
弘通正法。
广州法性寺
又作“制旨寺”、“制止道场”,今称为“光孝寺”,位于广州西北部。东晋时,罽(jì)宾僧始造立寺宇,号“王园寺”。南朝时,真谛住此翻译经典,慧恺、僧宗等亦跟随来此,一时译经风盛。唐贞观年间,称为“乾明法性寺”。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六祖惠能至本寺,开“东山法门”。宋以后改为“广孝寺”。
印宗法师
唐代僧,(627—713),吴郡人。于广州法性寺宣讲《涅槃经》,遇六祖惠能大师,始悟玄理,而以惠能为传法师,八十七岁示寂。
《涅槃经》
全称《大般涅槃经》,为北凉昙无谶译,四十卷。《涅槃经》主要宣扬佛身常在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
幡
乃旌旗之总称。原为武人在战场上用以统领军旅、显扬军威之物,佛教则取之以显示佛菩萨降魔之威德,与“幢”同为佛菩萨之庄严供具。幡之形状,一般是由三角形的幡头、长方形的幡身、置于幡身左右的幡手,及幡身下方的幡足构成,有大有小。幡通常是布制,然亦有金铜制、杂玉制、纸制等类。
仁者
乃对人之敬称,或单称“仁”。
付嘱
原为付托、寄托之意。在佛经中,被引申为佛陀付托弘法布教的使命。禅宗常用以指嘱托袈裟等物,并转而表示师父以佛法的奥义授予弟子,故“付嘱”乃成禅宗的传统用语。
禅定
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静虑”。定,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
解脱
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妄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广义言之,摆脱世俗任何束缚,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称之。佛教以“涅槃”与“解脱”表示实践道之终极境地。
不二之法
独一无二之法门。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
高贵德王菩萨
具名“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涅槃经疏》十九曰 “光明遍照,论外化广。高贵德王,辨内行深。”
四重禁
指比丘极严重之四种禁制,全称“四重禁戒”,略作“四重”,又作“四重罪”、“四波罗夷罪”。即 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
五逆罪
即五重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有大乘五逆、小乘五逆之分。小乘五逆(单五逆)指 害母、害父、害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僧等五者。大乘五逆(复五逆)即 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犯小乘五逆罪之一;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一阐提
是不信佛法之义,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成佛之性、无法成佛者。
蕴之与界
即指“五蕴”与“十八界”。五蕴,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十八界,即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界为种类、种族之义。
合掌
又作“合十”,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恭敬礼拜之意。本为印度自古所行之礼法,佛教沿用之。
某甲
可以指他人也可以指自己。这里指自己。
讲经
讲说经典。即公开宣讲、演说佛典之义理、内涵。有时,亦称有关佛法之专题演讲为讲经。举行讲经的场所,称为“讲席”、“讲筵”、“讲肆”、“讲座”等,讲说者称为“讲师”、“讲主”、“讲士”、“讲匠”。
剃发
又作“薙发”、“削发”、“祝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庄发”,即出家皈依佛门时,剃除发、髭而成为僧、尼。此系佛弟子为去骄慢,且别于外道,或避免世俗之虚饰,而行剃发。
东山法门
指五祖的法门,因五祖弘忍禅师住在蕲州黄梅之黄梅山,其山在县之东部,因而叫做“东山”。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住在黄梅东山,引接学人。
累劫之缘
指积累许多劫所结下的缘分。累劫,指累叠众多的劫量。
请益
本为《礼记》、《论语》中的用语,即学人请示老师教诲的意思。佛教中指高僧大德对弟子讲法,先有所予,弟子复有所请教,称之为“请益”。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梵语。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指智慧之意。波罗密,即“到彼岸”。全译为“大智慧度”,意谓乘此大智慧则能由生死苦海渡到涅槃彼岸。
万劫
指经历世界之成坏一万次,即言时间极长。劫,是指分别世界成坏之时的量名,为古印度表示时间的最大单位。
梵语
又称“天竺语”,古印度之标准语。古印度人认为自己所说的语言,乃是禀承大梵天王所说而来的,故称“梵语”。相对于一般民间所用之俗语,梵语又称“雅语”。
心行
心内之作用、活动、状态、变化,如自心之喜爱、喜好,心之对象,心之作用所及范围,心之志向、心愿、性向、决心等,于心所起之分别意识、妄想、计较等。
虚空
“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佛教中往往以虚空譬喻广大无边,譬喻无变易的常性以及无碍、无分别、容受之义。
刹土
指国土。刹,即梵语“差多罗”,意译为“土田”。
真空
真如之理体,远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杜绝“有”“空”之相对,故称“真空”。以其非假,故称“真”;以其离相,故称“空”。
无记空
于善不善皆不可记别的空。
须弥诸山
指须弥山及其外围的八个山。须弥山意译作“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其外围的八个山就是持双、持轴、檐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铁围,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邪见
指不正之执见。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叫做“邪见”。
法界
为“十八界”之一。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称为“法界”。法界又称“法性”、“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 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约理而言,法相华严之释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
心量大事
指开发真如心量,是转迷开悟的大事。心量,指心起妄想,对外境起种种度量。大事,指转迷开悟之事。
唐言
就是指汉语。
著境生灭起
指由于人们追求一切外在的现象,产生了行为、语言、思想方面的“错误”行动,继而引起生死轮回。境,指人的感觉和思维器官所感知和认识的对象,泛指一切认知对象。
真性
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不妄叫“真”,不变叫“性”。
凡夫
略称“凡”,指凡庸之人,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而凡庸浅识者,均称“凡夫”。
烦恼
又作“惑”。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无住
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着,随缘而生。住,意为住着之所。
三世诸佛
三世为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众多诸佛,统称“全宇宙中之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统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
尘劳
为“烦恼”的异称。贪嗔等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能使身心劳惫,谓为“尘劳”。
三毒
指“贪、嗔、痴”三种烦恼。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故特称“三毒”。为根本烦恼之首。贪毒引取无厌之心,嗔毒引起恚忿之心,痴毒引起迷暗之心。
法门
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作为世间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的通处,又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
无念
即无妄念之意,“正念”的异名,指意识没有存有世俗的忆想分别,而符合真如之念。
真如
真实而永远不变者,故称之为“真如”。真,真实不虚妄之意。如,不变其性之意,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的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
般若三昧
得到智慧的正定功夫。
功德
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的果报。德,得也。
阎浮提
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阎浮,是树的名称。提,是洲的意思。
障
又作“碍”,全称“障碍”、“覆蔽”的意思,指障害涅槃、菩提,遮害出离的烦恼,是“烦恼”的异名。
般若经
说般若波罗密之理的经典总名。旧译“般若波罗密经”,新译为“般若波罗密多经”,有数十部。
修多罗
指佛教经典。
大小二乘
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小乘是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若从经藏里的经本分之,四阿含等罗汉系经典为小乘,华严等菩萨系经典为大乘。
十二部经
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乃指佛经体例上的十二种类别。在中国佛教中,十二部经泛指一切佛典。
《菩萨戒经》
佛教戒律书。姚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此经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
《净名经》
《维摩诘经》的通称和异名。玄奘将《维摩诘经》译为《无垢称经》,玄奘以后则皆以《净名经》称之。
解最上乘法者
指懂得禅宗教义的人。
因缘
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素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和合而谷子得以生长。
善法
为“恶法”之对称,指合乎于善的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
妄念
指虚妄的心念,即无明或迷妄的执念。因凡夫之迷心不知一切法的真实义,遍计构画颠倒而产生错误的思考。据大乘起信论载,妄念能搅动平等之真如海,而现出万象差别之波浪,若能远离,则得入觉悟之境界。
佛地
通教十地之第十位。谓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也,即达到成佛的地位。
六识
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的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六门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叫“六门”。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善法,故称“六贼”。
边见
“五见”之一。偏于一边、不合中道、执断执常的见解名为“边见”。
发愿
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发起誓愿的意思。受持 指受者以信力领受于心,持者以念力忆而不忘。
圣位
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指断尽见惑之初果圣者。
默传
即“默传心印”。于禅宗,师家教导弟子不以言语或文字直言明示,而以心传心,令其自悟佛法奥义,见性成佛。默,指知解,并非是“绝无一言”。
断佛种性
断绝佛性,永远不能成佛。
无相
为“有相”的对称,即无形相的意思。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因为涅槃超离一切虚妄之相,所以“无相”也是“涅槃”的别名。
三障
三种障碍,又作“三重障”,指障碍圣道之烦恼障、业障、异熟障(果报障)。
色类
有各种物质形体的众生,一般指世间的一切人。
大会斋
在大法会中兼用斋饭。
士庶
士族和庶族。这里指广大信众。
梁武帝
南朝兰陵人,(464—549),姓萧名衍,字叔达。在位期间,笃信佛教,有“皇帝菩萨”之称。天监十八年(519)从钟山草堂寺慧约受菩萨戒;当时名僧僧伽婆罗、法宠、僧迁、僧旻、法云、慧超、明彻等,皆受其礼敬,并在首都建康建了大寺七百余所,僧尼讲众常聚万人。武帝一生精研佛教教理,固持戒律,四次舍身同泰寺,自讲涅槃、般若、三慧等经;著有《涅槃经》、《大品经》、《净名经》、《三慧经》等之义记数百卷。后因侯景起兵反叛,攻陷建康,于太清三年(549)饿死于台城。在位四十八年,世寿八十六。
布施
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于人的意思。为“六波罗密”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予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
阿弥陀佛
意译“无量”。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
西方
又称“西方极乐净土”,略称“西方”,即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指西方极乐世界。
十恶
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即说离间语、破语;六、恶口,即恶语、恶骂;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乃从染心所发者;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九、嗔恚;十、愚痴。
八邪
即反于“八正道”者。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
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出自《维摩诘经·佛国品》,只要心地清净便是佛国净土。
愆
罪过。
往生
往弥陀如来的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花中,谓之“生”。谓命终时生于他方世界。通常又以“往生”为“死”之代用词。
便睹弥陀
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象征。
十善
即“十善业”,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之十种善行为。反之,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远离十恶,不犯十恶,则谓之“十善”。
顶礼
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向佛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又叫作“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其义同于“五体投地”、“接足礼”。印度最上之敬礼,以我所高者为顶,彼所卑者为足;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
色身
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由四大等色法所组成的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
人我是须弥
佛教认为世人由于自我的“我执”、“法执”造下了须弥山一般高的罪业,“人我是须弥”就是人我之执犹如高山障碍的正道。
地狱
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其依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凡所处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为地狱。
天堂
又作“天宫”,与“地狱”对称。指天众所住的天上宫殿,即善人死后,依其善业所至受福乐的处所。凡所处的地方,能有随心享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为天堂。
六欲诸天
欲界有六重天,谓之“六欲天” 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持戒
“六度”之一,即护持戒法的意思,与“破戒”相对称。
饶益
予人富裕、丰足法益的意思。
四相
我、人、众生、寿者。
一行三昧
是一种实相念佛教法。修习这种禅定时,要以法界(即真如、实相)为观想对象,专心念佛,即可以见到佛,离开心没有别的佛。神秀北宗禅倡导这种禅定,强调静坐安心。惠能反对守心看净,并对“一行三昧”作了新的解释。三昧,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正受”、“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当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道场
一般所谓的道场,系指修习佛法的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的别名。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专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这里指的是禅宗所谓的成就菩提动机的发心、修行等。
净土
全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又作“净刹”、“净界”、“净国”、“净方”、“净域”、“净世界”、“净妙土”、“妙土”、“佛刹”、“佛国”,指以菩提修成的清净处所为佛所居之所。对此而言,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故称“秽土”、“秽国”。
谄曲
谄媚不正。
法相
与“法性”同义。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或指其意义内容。又指真如、实相。
舍利弗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归佛后,常随从佛陀,辅翼圣化,为诸弟子中之上首;复以聪明胜众,被誉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宴坐 坐禅或静坐的意思。
维摩诘
菩萨名。略称“维摩”,为佛陀的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毗耶离城之长者。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
酬害
报复。酬,报答。
系缚
又作“结缚”,拘束之意。指众生之身心为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间流转于生死之中。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如绳子能系缚身心,使人不得自在。
第一义
至高无上的真理。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
坐禅
结跏趺坐,不起思虑分别,系心于某一对象,称为“坐禅”。
元
通“原”。
净缚
指被所要观想的“净相”所束缚。
自性不动
指自体之本性。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这里指不从主观上分辨和计较是非曲直。
外离相
指自心对外在事物和现象都不执著。
广韶
广州和韶州。
骈集
汇聚,集聚。
此事
这里指明心见性的顿悟解脱。
胡跪
又作“胡跽”。古时印度、西域地方总称为“胡”,胡跪乃指一般胡人跪拜的敬仪。
五分法身香
指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五分香,皆从自性上说,皆从功德上修,也就是从自证自性法身来成如如佛。香,是以智慧火烧那抽象无价真香。
无相忏悔
忏,乃“忍”的意思,即请求他人忍罪。悔,追悔,悔过,即追悔过去之罪。禅宗主张不注重忏悔的形式和仪式,强调个人的心性明净,称之为“无相忏悔”。
攀缘
攀取缘虑、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指心执著于某一对象的作用。如老人攀杖而起,谓之“攀缘”。又如猿攀木枝,忽而在彼,忽而在此,谓之“攀缘”。
内熏
“外熏”的对称。众生心中,皆有本觉之真如,此本觉之真如熏习无明,使妄心厌恶生死的痛苦,而祈求涅槃之快乐,此情形谓之“内熏”。至于佛菩萨的一切教法,以及行者自身的修行,都叫做“外熏”。
三世
乃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的总称。现在世与未来世合称为“现当二世”。
三业
身口意三处之所作的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言语;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
四弘誓愿
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四种广大之愿,故又称“总愿”。又作“四弘愿”、“四弘行愿”、“四弘愿行”、“四弘誓”、“四弘”。有关“四弘愿”的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然而各经所举颇有出入。中国佛教一般采用《六祖坛经》之说,即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 二、烦恼无边誓愿断,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 三、法门无尽誓愿学,谓菩萨誓愿学知一切佛法。 四、无上佛道誓愿成,谓菩萨誓愿证得最高菩提。 此“四弘誓愿”可配于苦、集、灭、道四谛。
恁么道
这样说。
正见
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的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的见解。
愿力
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誓愿之力”、“本愿之力”,指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
无相三皈依戒
指自心的皈依,并不皈依和信奉外在的崇拜对象。三皈依,又作“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皈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解脱一切苦厄,即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的意思。
两足尊
又作“无上两足尊”、“二足尊”,是佛的尊号。因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就尽智、无生智等无漏之无学法,及“十力”、“四无畏”等诸不共法,故此尊号有二义,即于天、人之中,所有两足生类中之最尊贵者。又以两足言喻“戒、定、慧”等功德,佛即具足此两足,而游行法界,无所障碍。
贡高
傲慢自大,自认为高人一等。
三宝
又作“三尊”,系指为佛教徒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
一体三身自性佛
指皈依自己色身内,自性具足之法身、报身、化身等三身佛。
法身佛
法性之体名法身,法性有觉知之德,故名“佛”。
报身
指佛的果报身,“三身”之一。亦即菩萨初发心修习,至十地之行满足,酬报此等愿行之果身,称为“报身”。如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卢舍那佛等,皆为报身佛。
化身
“三身”之一,与报身、法身合称“三身”,又名“应化身”、“变化身”,为众生变化种种形的佛身。
善因
即招感善果的业因。
恒沙
即恒河之沙。恒河是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恒河沙粒至细,其量无法计算。诸经中凡形容无法计算之数,多以“恒河沙”一词为喻。
上界
与“下界”对称,又称“天上界”,“六道”之一,即包括无色界、色界、欲界等诸天。位于诸天中,上方之位者称“上界”。如色界天为欲界天的上界。
下方
指三涂,即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
三恶
指人之贪、嗔、痴三种恶心。人有此三恶,难以教化。也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之略称。
耆德
年高德重者。
梵宇
佛寺的别称,即佛寺。
宝坊
寺院的美称。
前念不生
念,指意念,又指刹那的时间。过去者称“前念”,相续者称“后念”。前念、后念指心在瞬间的变化。前念不生即指前一个念头已经过去,不要再留恋它的再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不要执著。下文的“后念不灭”,指将要出现的念头任其出现,不必故意限制压抑自己的认识活动。
成一切相即心
就是说外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心的派生物。相,形相或状态的意思;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即指诸法之形象状态。
离一切相即佛
自心不为外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干扰就达到了觉悟。
习性
又名“习种性”,即以前研习所修成的性。
《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的略称。《经中法·师品》曰 “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同安乐·行品》曰 “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
礼本折慢幢(chuánɡ)
指礼本来就是消除傲慢心理的。幢,又作“宝幢”、“天幢”、“法幢”,为旗之一种,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谓圆桶状者为“幢”,长片状者为“幡”。慢幢比喻骄傲高慢之心如说法时高耸之幢。
《譬喻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三品,出于经的第二卷。
出世
“出世间”的略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的意思,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也指跳出世间不再受生死。
佛之知见
《法华经·方便品》曰 “开佛知见。”即指佛的智慧。知见,指依自己的思虑分别而立的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是般若的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
尘境
指心的对象,为六尘之心所对者,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
种种苦口
根据不同的情况,利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化。
我慢
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骄慢心。
众生知见
指会导致凡夫生起烦恼的见解。
犛(lí)牛爱尾
出自《法华经·方便品》。人们不舍自己的欲望,正像犛牛爱自己的尾巴一样。
转经
读诵经典。完整诵读一部经者,称“真读”。仅读诵其初、中、后之数行,或仅翻页拟作读经状,均称为“转经”,又称“转读”。
心迷法华转
心中不明白经义,只是口中念诵《法华经》,这就等于被《法华经》所“转”,没有真正地诵念经文,所以没有“转经”。
长御白牛车
《法华经》以“白牛车”比喻一佛乘,即获得了佛的智慧。《坛经》讲的“白牛车”和“一佛乘”,实为借用这些名称来表达禅宗的教义。
三车
羊车、鹿车、牛车,次第譬喻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者。羊车是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不能度他,好像一辆小小的羊车不能装载货物;鹿车是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亲属,好像一辆鹿车能载少许的货物;牛车是形容菩萨乘不但自度且能普度众生,好像一辆大牛车能运载许多的货物。
三乘人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可证无上佛果。
更不作父想
“父”指《法华经》中讲的“大宝长者”,他曾把财物分给儿子们。这里的意思是所有的财宝(佛性)都是自己本有的,不要认为是大富长者(即代表佛)的。
亦不作子想
子,指大富长者的儿子,这里指众生。这句话的大意是不要认为财富(佛性)是他人的。
亦无用想
所要表达的是父想、子想、用想都不应作意,即连想也不要想。虽说禅宗的立场是不必到自身之外寻求佛性,但也进一步认为连向自心寻找佛的念头也应破除,因为这样将限制自己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执著。
初中后善
初善、中善、后善。初善,指羊车,譬喻声闻乘;中善,指鹿车,比喻缘觉乘;后善,即牛车,比喻为大乘者。
火宅
比喻迷界众生所居住的三界。语出《法华经·七喻》中的火宅喻。众生生存于三界中,受各种迷惑之苦,然犹不自知其置身苦中,譬如屋宅燃烧,而宅中稚儿仍不知置身火宅,依然嬉乐自得。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
法中王
指经过长时间修梵行,并证得无上菩提的修行者。
智通
唐代禅僧,生卒年不详。据《景德传灯录》卷十载,师参礼归宗智常求法,一夕突大呼 “我已大悟也。”次日,智常问之,答 “师姑天然是女人作。”智常许之。后居五台山法华寺,自称“大禅佛”。示寂前举偈云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四智
指四种智慧。法相宗所立如来的“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二平等性智,转第七识者;三妙观察智,转第六识者;四成所作智,转第五识者。
有身无智
禅宗认为离开了人的自我本性,一切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因为“四智”不离本性,若离本性而说“三身”,所谈的就只能是不起智用的空洞名言概念,不是真正的“三身”。
三身无有自性
“三身”是从一个自我的本性而生的,并非说“三身”中各有一个自性。
五八六七果因转
五,指八识中之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对于色、声、香、味、触之“五尘”,能起五种识。八,指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六,则指“八识”中之第六识,即意识。七,是“八识”中之第七识,即末那识。前五识及第八识,属于果。第六识、第七识,属于因。前五识和第八识必需到成就佛果时才能转为所作智和大圆镜智,所以叫做“果上转”。第六识和第七识却能在未成就佛果前就能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因而叫做“因中转”。
实性
“真如”的异名。
那伽定
意译为“龙”,有“定”的意思。龙定止于深渊曰“那伽定”。
通顿悟性智
即认识、理解了关于从自性上谈“三身”和“四智”的理论。
信州
今江西上饶。
贵溪
今江西贵溪。
大通和尚
五祖弘忍大师弟子神秀上座的谥号。
丈室
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今转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不见一法存无见
不见一法,指上文大通和尚讲的“了无一物可见”。这里指连“无见”都不应该存在心中,这样将有碍于明心见性。
不知一法守空知
不知一法,指上文大通和尚讲的“了无一物可知”,“守空知”就是一种执著,认为真有“无一物可知”。
错认何曾解方便
错以无知无见为真实。追求“无见”、“空知”也是一种对外在一切现象的执著。
著相
执著于相状。这里指对“存无见”和“守空知”的执著。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悟”本是修行所追求的境界,但如果内心存在一个“无”的念头,或自以为悟了,正好说明没有觉悟,反而是处在“迷”的情况。
三乘
指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
四乘
三乘加上一乘(佛乘)就是四乘。
最上乘
指大白牛车,比喻得佛乘者。《金刚经》说如来为发大乘者,为发最上乘者。
广州南海
即今天的广东佛山。
诸行无常
世间一切现象与万物经常转变不息。这是佛法之根本大纲。与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同为“三法印”之一。
寂灭为乐
远离迷惑世界之境地。此境地对处于生死流转不安的迷界众生而言,含有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寂灭,是“涅槃”的语译。
色身
指有色有形之身,广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即相对于无色无形的法身,称有色有形的身相为“色身”。法身 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指佛所说的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四大分散
人们的肉身,就是由地、水、火、风之坚、湿、暖、动等性所构成的。此四大种性如果不调和,肉身就会散坏,即人的肉体将生病或死亡。
涅槃
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等。涅槃的字义,有消散的意思,即苦痛的消除而得自在。也就是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达到智悟的菩提境界。
断常
即断见和常见。断有灭绝之意,持此见者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即永恒存在,持此见者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
五蕴
指构成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意指积集,旧译作“阴”、“众”、“聚”,故“五蕴”又称“五阴”、“五众”、“五聚”。
轮回
又作“流转”、“死”、“生死轮回”、“生死相续”、“轮回转生”、“轮回”、“轮转”等。谓众生由惑业之因(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等都采用这种理论作为它们的根本教义之一。佛教沿用了这个原则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注入自己的教义。
六十二见
指外道的六十二种错误的见解。这里泛指一切错误的观点。
二边三际
“二边”是指有、无二边;“三际”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或指外、内、中间三处。
行思禅师
吉州安城人,(671—740),俗姓刘。幼年出家,从六祖惠能学法。与南岳怀让并称二大弟子,同嗣六祖法脉。后住吉州青原山静居寺,故号“青原行思”。门徒云集,禅风大振。其后又自此法系衍出云门、曹洞、法眼等三系。
圣谛
即指圣者所知一切寂静的境界,乃佛教之根本大义,所以又称“第一义”、“真谛”。谛,即真实不虚的道理。
怀让禅师
金州安康人,(677—744)。惠能圆寂后,得嗣其法并于南岳般若寺观音台弘教传禅。到他的弟子马祖道一时,怀让一系禅宗兴盛起来,被称为“南岳一系”。其后又自此法系衍出沩仰和临济两系。
安国师
弘忍的弟子之一,曾常住于嵩山。
说似一物即不中
禅宗认为,人的本心和本性是离言绝相的,明心见性的禅境体验不能以言语来确切描述。不中,即不行,不可以。
修证
即指修行与证悟。
西天
指天竺。
般若多罗
又称“璎珞童子”。是禅宗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东天竺人,婆罗门种。约二十岁遇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受付嘱而成为西天第二十七祖。
谶(chèn)
指预言。
“汝足下”两句
指怀让门下出现马祖道一之后,禅宗将更加的兴盛。
永嘉玄觉禅师
即《永嘉证道歌》的作者,温州永嘉人,俗姓戴,字明道,号永嘉玄觉。八岁出家,博探三藏,尤通天台止观。后于温州龙兴寺侧岩下自构禅庵,独居研学,常修禅观。偶因左溪玄朗之激励,遂起游方之志,与东阳玄策共游方寻道。至韵阳时,谒曹溪惠能,与惠能相问答而得其印可,惠能留之一宿,翌日即归龙兴寺,时人称之“一宿觉”。其后,学者辐凑,号真觉大师。玄朗赠书招之山栖,师复书辞退。后趺坐入寂,世寿四十九。法嗣有惠操、惠特、等持、玄寂等人。著作有《禅宗永嘉集》十卷(庆州刺史魏靖辑)、《证道歌》一首、《禅宗悟修圆旨》一卷等。
天台止观法门
天台,即天台宗,乃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注重《法华经》,所以也称“法华宗”。天台宗主张“定”(止)、“慧”(观)为修行的主要内容,所以用“止观法门”概括天台宗的理论和实践。
威音王
又作“寂趣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之佛名。“威音王已前”为禅宗僧人常用语,用以指点学人自己本来面目之语句,意同“父母未生以前”、“天地未开以前”等语。盖威音王佛乃过去庄严劫最初的佛名,故以之表示无量无边的久远之前。
沙门
意译为“勤息”、“勤劳”、“功劳”、“勤恳”、“静志”、“息止”、“息心”、“息恶”、“修道”、“乏道”、“贫道”等,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不善,调御身心,勤修诸善,以期证得涅槃境界。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为佛弟子持守日常威仪的做法。僧人的动作有威德有仪则,称为“威仪”;戒律之外的各种微细的仪则规定,称为“细行”。“三千”、“八万”喻数量之多,并非实数。综合而言,“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指有关比丘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所应注意的细行。
大德
印度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比丘中之长老,也称“大德”。中国,不以“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作为对高僧的敬称。
正受
是“禅定”的异名。正,即定心而离邪念。受,指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因此正受即远离邪想而领受所缘之境的状态。即入定时,以定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
庵
以草木覆盖而成之简陋小屋。乃出家者、退隐者远离村落所居之房舍,以作为修行之处。
入定
入于禅定的意思,即摄驰散之心,入安定不动之精神状态。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这里指前者。
大定
为佛的三德(大定、大智、大悲)之一,佛心澄明寂静叫做“大定”。以大定可断除一切妄惑,故又称“大定”为“断德”。这里可以被看成是禅宗的禅定理论。
体用
指诸法之体性与作用。
五阴
与“五蕴”同。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尘即染污的意思,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能所
即“能”与“所”的并称。自动之法(主体)叫做“能”,被动之法(客体)叫做“所”。例如能见物的“眼”,称为“能见”;为眼所见的“物”,称为“所见”。又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总之,“能”与“所”具有相即不离与体用因果的关系,故称“能”“所”一体。
性相如如
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的真实本体,或事物的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的现象和相状称为“相”。性与相其实无异,仅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如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叫作“如如”。
四众
指构成佛教教团的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有两种含义 其一指出家之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其二指僧俗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黄梅意旨
这里指五祖弘忍的教法。
我不会佛法
这一句话强调禅宗自证自悟,主张徒弟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什么现成的东西。
大迦叶
是“摩诃迦叶波”的简称,佛十大弟子之一,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大迦叶是王舍城摩诃娑陀罗村人,大富婆罗门尼拘卢陀羯波之子。以诞生于毕钵罗树下,故取名“毕钵罗耶那”;又因出自大迦叶种,而称“大迦叶”。出家不久后,遇见佛陀,蒙受教化。八日后,发正智,脱却自身僧伽梨以奉佛,并穿着佛陀所授之粪扫衣,证得阿罗汉果。大迦叶在俗时,以富裕闻名,然于出家后,少欲知足,常行头陀行。又,古来以大迦叶为付法藏第一祖,尤以“拈花微笑”的故事,为禅家所传颂,并据此尊大迦叶为禅宗天竺初祖。正法眼藏 亦名“清净法眼”。“正法眼”指佛的心眼彻见正法;“藏”的意思为深广而万德含藏。禅宗用正法眼藏来称其教外别传的心印。
僧伽梨
为“三衣”之一。即九条以上的衣服。因必须割截后才能制成,所以称为“重衣”、“复衣”、“重复衣”。又因其条数多,所以称为“杂碎衣”。一般是在外出及其他庄严仪式时穿,如入王宫、聚落、乞食,及升座说法、降伏外道等时候穿,故称“入王宫聚落衣”。又以其为诸衣中最大者,故称“大衣”。
卧轮禅师
此禅师事迹不详。
荆南玉泉寺
古本作“荆南当阳山玉泉寺”。《景德传灯录》作“荆州当阳山度门寺”。
无师之智
无师而独自觉悟的佛智,指非借他力,不待他人教而自然成就之智慧。如佛所证得之智慧,非由师教或外力而得;又如缘觉(独觉)圣者,观诸法因缘生灭,不待师教而证成觉智。
志诚
即志诚禅师,吉州太和人。年少时于荆南当阳山玉泉寺事奉神秀禅师。
细作
奸细,间谍。
“一具”两句
人应当明心见性、一觉悟即证得佛地,不需要在臭皮囊上强下功夫,而执著于禅坐形式,长时间不躺卧地约束身体坐禅而不卧。
契悟
与本心契合而开悟,对本心的认识和体验。
戒定慧行相
行相原指行事的相状,即一切心在认识对象时的状态。这里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具体内容”,即戒定慧的具体内容。
相说
即执著于虚幻不实的现象的讲说,不是具有真理性的讲说。是一种住相之谈。
神通
神为“不测”的意思,通为“无碍”的意思。不可测又无碍的力量,即所谓的“神通”或“通力”。一般讲神通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六种。
游戏三昧
佛菩萨游于神通,化人以自娱乐,叫做“游戏”。“三昧”乃“三摩地”的意思,为“禅定”的异称,即将心专注于一境。游戏三昧者,犹如无心之游戏,心无牵挂,任运自如,得法自在。即言获得空无所得者,进退自由自在,毫无拘束。
摄受
又叫做“摄取”,原指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这里是说愿意度化并接受志彻为徒。
具戒
谓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常无常
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反之则谓之“常”,即指永恒不变,真实不虚假。在此处的对话中,行昌所讲的是《涅槃经》的经文,而惠能则是依据禅宗教义对《涅槃经》重新解释。
八倒
指凡夫所迷执的八种颠倒的错误见解。对生死的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定为常、乐、我、净者,是凡夫的“四倒”;对涅槃的常、乐、我、净,执定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是二乘人的“四倒”。这两种“四倒”合起来就是“八倒”。
了义教
“了义”指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而“不了义”则指教法之未能如实诠显理趣之方便说。二者合称为“二义”。了义教,即指如实诠显全部理趣之教法,如诸大乘经说生死、涅槃无异者。
神会
在早期禅宗史上,神会(668—760)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荷泽宗之祖。襄阳人,俗姓高。年幼时学习五经、老庄、诸史,后来投国昌寺颢元出家。十三岁时,参谒六祖惠能。惠能示寂后,参访四方,跋涉千里。开元二十年(732)设无遮大会于河南滑台大云寺,与山东崇远论战。竭力攻击神秀一门,确立南宗惠能系之正统传承与宗旨。并于天宝四年(745)著《显宗记》,定南惠能为顿宗,北神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神会示寂于上元元年(760),世寿九十三,敕谥“真宗大师”。
沙弥
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意译为“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沙弥有三类 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本来应居比丘位,但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
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
向去,即从偏位向于正位,而从正位向于偏位叫作却来。茆,即茅草,把茆盖头就是取茅草建草庵以作栖身处。
知解宗徒
指通过文字来修行的人,即以学习和理解经典文字为修行的僧人。
《显宗记》
全称《荷泽大师显宗记》,全一卷,唐代荷泽神会著,收于《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据传本书是作者在天宝四年(745),于滑台为北宗禅者攻击时所著,主要叙述南宗顿悟之旨,并论述传衣在禅宗传承中的重要性。全篇只有六百六十字。内容大体以《金刚般若经》之“般若空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立足点,并承继僧肇之《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以及六祖惠能《法宝坛经》中《定慧品第四》之思想。
神龙元年上元日
神龙为唐中宗年号,正月十五日为上元。
则天中宗
指太后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
安秀二师
“安”指慧安国师,是弘忍的弟子,曾受到武则天和唐中宗的重视。因常住嵩山,故又称“嵩山慧安”。《景德传灯录》卷四有传。“秀”指北宗神秀大师。
一乘
即指佛乘,又作“一佛乘”、“一乘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法”、“一道”等。乘为“交通工具”之意,此处指成佛之教法。佛教教义乃唯一之真理,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故称为“一乘”。
如来清净禅
“如来禅”的简称,《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由如来直传之禅或如来所得之禅定,即入于如来地,证得圣智三种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思议之广大妙用者。另也是“五种禅”(五味禅)之一。宗密将禅分为五种,其中“最上乘禅”称为如来清净禅(略称“如来禅”),又称“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此禅之旨趣,系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烦恼,具足无漏之智性,且此种清净心与佛无异,此心即佛。
二乘见解,羊鹿等机
二乘即指声闻乘与缘觉乘。羊、鹿指羊车和鹿车。这里指二乘发心度化的众生较少。详见第七品“三车”注。
明与无明
明,是智慧、学识。因此,“无明”的语意就是无智。无明是烦恼之别称,即不如实知见,暗昧事物之意。
毗耶
即是毗耶离城,乃维摩诘居士之居处。
磨衲袈裟
袈裟之一种。相传乃高丽所产,以极精致之织物制成。磨,即指紫磨,属于绫罗类。
灭度
即涅槃、圆寂、迁化之意。通过修行而灭障度苦,证得果位,也就是永灭因果,开觉证果。
三科
指“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或译“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这三方面观察人及世界,依愚夫迷悟之不同情况,破除我执,从而认识“无我”之理。
二法
分诸法为二种。或分为色、心,或分为染、净,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等。与“二相”意思相同。
转识
转,意即转变、改转。唯识家认为在“八识”之中,除第八识外,其余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识”都称为“转识”。此“七识”总称为“七转识”、“前七转”等。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缘色、声等境而转起,能改转苦、乐、舍等“三受”,转变善、恶、无记等“三性”,故称为“七转识”。
法相
指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概括一切有生灭变化的现象,也包括永恒的无生灭变化的现象。
有与无对
有,即存在、生存的意思,用于显示诸法的存在,又有实有、假有、妙有等之别。如三世实有;因缘和合而生即假有;圆成实性其体遍常而无生灭,所以说是妙有。无,即与“有”相对,意谓非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或“无”之二边(即‘偏有’或‘偏无’之一方)皆为谬误;唯有超越“有”与“无”之相对性,始属绝对之真如。
有相与无相对
“有相”和“无相”是对称。有相,系指差别有形之事相。又具有生灭迁流之相者,亦称。无相,则指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
有漏与无漏对
“漏”乃流失、漏泄之意;为“烦恼”之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之境界,则称为“无漏”。
色与空对
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空,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指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
二道
指相对的两个方面,如“有”与“无”,“凡”与“圣”。
中道
即离开二边之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又作“中路”,或单称“中”。中道系佛教之根本立场。
“师于”二句
公元712年。这一年唐睿宗改元太极元年,五月又改元延和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又于当年八月改元先天元年。
小师
系指受具足戒未满十年之僧人,若满十年则称住位。
迷情
指迷惑之众生(有情)。
一华开五叶
唐末五代时期,从青原行思一系之下形成了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从南岳怀让一系之下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这五个宗派被合称为“禅宗五家”,“五叶”即指这五个宗派。另一说五叶表示五代,指菩提达磨以下的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和惠能五位禅宗祖师。
种智
为“一切种智”之略称。即佛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唯佛有一切种智,声闻、缘觉等仅有总一切智。
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禅定之名。“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因此“一相三昧”指主观上对一切现象没有偏执,不生憎恨或爱意,也没有取舍之心,不念利益成坏等事,而能够安闲恬静,虚融澹泊。“一行三昧”的,与“一相三昧”的意义并无大区别,只是前者是从不执著与“相”上讲,后者是从不执著于禅修时的身体姿势上讲。
来时无口
无口,即没有讲什么话,此即无法可说之意。禅宗强调传心法要,是要靠自证自悟的,佛也是以无言传教。这里是指六祖惠能一生都没说过什么法。
“头上”四句
这是一个禅宗的故事。在开元十年(722),新罗僧人金大悲想取六祖惠能肉身舍利的头回国供奉,就雇用了一名叫张净满的孝子去偷。张净满为金大悲办此事也是为了糊口和孝养父母。可是张净满不但无法成功盗取六祖的头,反而被官府捉拿归案。当时审问此案的县令名叫杨佩,州刺史名叫柳无忝。这个故事正好符合了这四句谶语。
二菩萨
即指一出家、一在家的两位菩萨。其实这也是六祖圆寂前的悬记(预言)。但到底这两位菩萨指谁,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出家的菩萨是指马祖道一禅师,在家菩萨则指庞蕴居士。也有说出家者为黄檗禅师,而在家者指的是裴休。胡适却认为另个悬记是《曹溪大师别传》的作者伪造的。
伽蓝
全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意译为“园”。原指可供建设众僧居住之房舍(毗诃罗)的用地,后转为包括土地及建筑物的寺院总称。
先天二年
先天是唐玄宗之年号,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是年十二月始改元开元。
国恩寺
又名“龙山寺”,唐朝时建于广西肇庆府新兴县南思龙山。
兀兀不修善
指岿然不动,连善也不追求。兀兀,即高大不动的样子。
腾腾不造恶
指逍遥自在却不有意去做坏事。腾腾,自在无所为的样子。
寂寂断见闻
指宁静寂寥无见无闻。寂寂,安静祥和的样子。
荡荡心无著
胸中坦荡无念无求。荡荡,心中平平坦坦而无所住。
迁化
迁者迁移,化者化灭,通谓人之死。在佛教指僧侣之示寂。或谓有德之人于此土教化众生之缘已尽,而迁移于他方世界度化众生。与涅槃、圆寂、灭度、顺世、归真等同义。
真身
这里指六祖惠能的肉身舍利。
铁叶漆布
惠能的弟子们想到有人会来偷去其头的预言,所以就用铁皮和漆布把惠能肉身颈项的部分牢牢的包裹起来。
祝发
与剃发、薙发同,即出家落发之谓。祝,切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