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1,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2,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3,选于众,举伊尹4,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 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理解。 孔子说:“推举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 樊迟退出后,去见子夏,说:“刚才我见了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推举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话的涵义真丰富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选用了皋陶,不仁的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选用了伊尹,不仁的人就难以存在了。”

【YZG解释】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 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理解。 孔子说:“推举正直的人置于邪曲的人之上,能使邪曲的人变得正直。” 樊迟退出后,去见子夏,说:“刚才我见了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推举正直的人置于邪曲的人之上,能使邪曲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话的涵义真丰富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选用了皋陶,不仁的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选用了伊尹,不仁的人就难以存在了。”


【English Translation】

注释

  1. 乡(xiàng):先前,刚才。

  2. 皋陶(ɡāoyáo):舜的臣子。

  3. 汤:商朝开国君主。名履。

  4. 伊尹:汤的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