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1。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可以说是达?” 孔子问:“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回答:“在国家任官一定有名声,在卿大夫家任官也一定有名声。” 孔子说:“这叫名声,而不是达。所谓达,应该是品质正直,所行合义,善于辨析别人的言语,善于观察别人的脸色,对人心存谦让。这样的人,在国家任官必定显达,在卿大夫家任官也必定显达。至于那个名声,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实际行为却违背仁,还以仁人自居而不加怀疑。那样的人,在国家会有名声,在卿大夫家也会有名声。”

【YZG解释】

子张问:“士怎样可以才可以称之为达?” 孔子问:“你所谓的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回答:“在国家任官一定有名声,在卿大夫家任官也一定有名声。” 孔子说:“这叫名声,而不是达。所谓达,应该是品质正直自然,喜好忠义,善于辨析别人的言语,善于观察别人的脸色,对人心存谦卑。这样的人,在国家任官必定通达,在卿大夫家任官也必定通达。至于那个名声,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实际行为却违背仁,还以仁人自居而不加怀疑。那样的人,在国家会有名声,在卿大夫家也会有名声。”


【English Translation】

注释

  1. 下人:处于别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