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497~483 年
鲁 衛 陳 (过匡之難) 衛 曹 宋 (桓魋之難) 鄭 陳 衛 陳 蔡 葉 蔡 (陳蔡之難) 衛 鲁
毛泽东提出不能简单地就是“打倒孔家店”
(via 刘鹤亭 《党史博采》 2024年08月14日)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整体上辩证对待孔子,认为“不能简单地就是‘打倒孔家店’”。
1954年9月,他在叙述封建地主革掉奴隶主的命的历史阶段时指出:“郭沫若曾经用很多材料证明,孔夫子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是革命党,到处参加造反。说孔夫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是孟子讲的。其实当时孔夫子周游列国,就是哪里造反他就到哪里去,哪里想革命他就到哪里去。所以孔夫子不可一笔抹煞,不能简单地就是‘打倒孔家店’。”
毛泽东提出不能简单地就是“打倒孔家店”,是对五四运动激烈反传统的反思,在党内形成了共识。比如,1956年5月,周恩来也指出:“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我们批判孔子,因为要反对封建文化。现在新文化已占住了阵地,我们就有必要回过头来肯定历史文化中一些积极的东西。”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论语·子罕篇第九》中,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后面紧跟着“不舍昼夜”,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像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的观察。毛泽东将孔子的话放入自己的诗中,表达了对孔子关于时间的理解的赞赏。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坚定地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要有时间观念,光阴一去不复返,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抢时间,挤时间,走到时间的前头,要能够掌握时间,决不能够做时间的奴隶,人生的时间就只有这么多,我们要建设祖国,必须只争朝夕!”
【引申阅读】
- 《毛泽东同志对待<论语>的三种态度及现实启示》
-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
-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3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