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前571年~前470年),李氏,一说姓老,一说姓利,名耳或贞,字聃。一称老聃(dān),一字伯阳。世人尊称为“老子”,生于东周的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属陈国,今河南省鹿邑县),师从商容,于东周春秋时周朝守藏室任柱下史,隐居邢台广阳山。

其著作被人们广泛称为《道德经》(Tao Te Ching),为道家和道教的经典。老子被尊为道家与道教始祖、东方三大圣人之一。

唐朝追认李聃为李姓始祖。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命人将《道德经》译为梵语,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亲注《老子》,尊此经为《道德真经》。日本使者名代,请《老子经》及老子“天尊像”归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典籍,《道德经》进入西方世界,与西方传教士来华密切相关。据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考证,《道德经》最早的西方文字译本是17世纪末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的拉丁文译本。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的统计数据,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高的不是《圣经》,而是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也是世界上外文译本总数最多的经典名著。据南开大学“全球老学”中心截止2023年4月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了97种语言的2052种老子译本。另一说《道德经》其译本和发行量之多仅次于《圣经》。

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都受过《道德经》启发;爱因斯坦的藏书中有1919年再版卫礼贤德文译本《道德经》。1899年,26岁的卫礼贤来到中国青岛传教,深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当时,《道德经》在欧洲的翻译版本已经很多,他还是决定再次翻译,并将《道德经》中的诗歌韵脚和德国的诗歌韵脚相融合,1911年首版发行后深受欢迎。1968年3月,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将《道德经》的第47章 不行而知,不为而成改编成了歌曲《The Inner Light 内在之光》歌词解说。1971年,截拳道创始者李小龍在訪談節目提出“Be water my friend”的武術哲學思想,《道德经》的第8章 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目录

上篇《道经》

下篇《德经》

附录

老子遇尹喜著写五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