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以“是否着相”区别儒、佛功夫之别。王阳明认为在处理现实生活方面,佛教处于消极、逃避的态度,没有责任和担当。因为怕父子、君臣、夫妇之累,就逃避父子、君臣、夫妇。这种“逃避”表面上看是一种超脱,是“不着相”,实则是一种刻意的摆脱,反倒是“着了相”。与之相对,儒家在处理现实生活方面更重于“因时致治”,或者说经世致用的“下一截”。儒家以“仁”处理父子关系,以“义”处理君臣关系,以“别”处理夫妇关系,表面上看是执着于现实伦理,是“着相”;但实际上这种关系的处理是依良知而发,顺心而为的,是真正的情顺万物而无情的,所以是“不着相”。但实际上,这里也存在着王阳明对儒家责任伦理的片面化理解。佛教之真正的“出家”并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不是“剃发染衣”就“出家”了,它含有牺牲、责任和理想。王阳明之批佛是基于外在功利价值的判断,“直接攻击的对象绝不是出了家的僧侣,而是士大夫中之在家学禅者”,或者说是“当时士大夫中的禅风”。

先生尝言:“佛氏不着相1,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

请问。

曰:“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了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2;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注释】

【译文】

先生曾经说:“佛教不执着于相,其实是执着于相。我们儒家执着于相,其实并不执着于相。”

有弟子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佛教害怕父子关系牵累,就逃避父子关系;害怕君臣关系牵累,就逃避君臣关系;害怕夫妇关系牵累,就逃避夫妇关系: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妇的相,就一定要逃避。像我们儒家有父子关系,就给它仁爱;有君臣关系,就给它忠义;有夫妇关系,就给它有别:何曾执着于父子、君臣、夫妇的相呢?”

Footnotes

  1. 相:佛教语。指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

  2. 还他以仁:“还”字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问生死到来如何排遣?师展手曰:‘还我生死来。’”日本阳明学者佐藤一斋于《传习录栏外书》说:“仁,疑当作‘亲’。”按,“五教”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等,故“亲”较“仁”字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