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段论日常功夫。心学功夫不离日用行常,日用行常亦是用功之地,故在阳明心学,日用行常也要依良知而行,不可强意作为,有所执着。矜持过甚、率直太过、为文滞于胸、强意为文、格物滞物等都是有违致良知功夫的。

门人在座,有动止甚矜持者。

先生曰:“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

曰:“矜持太过,如何有弊?”

曰:“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译文】

在座的门人中,有人举止过于矜持。

先生说:“人如果矜持太过,终归是有弊病。”

黄以方问:“矜持太过,为什么有弊病?”

先生说:“人只有这些精神,如果专门在容貌上用功,照顾不到内心就会多了。”


有太直率者。

先生曰:“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

【译文】

有人过于直率。

先生说:“现在讲求良知的学问,却在外貌上全不检点,又是把心与事分成两件了。”


门人作文送友行,问先生曰:“作文字不免费思,作了后又一二日,常记在怀。”

曰:“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译文】

门人写文章为朋友送行,问先生说:“写文章不免花费心思,写成之后又在一两天之内常常挂记在心。”

先生说:“写文章思索也没有害处,只是写完了还常记在心里,就会被文章所牵累,心中有一物了。这样就不对了。”


又作诗送人。

先生看诗毕,谓曰:“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1。”

【注释】

【译文】

又有人写诗送人。

先生看完诗之后,说道:“凡是写作文字要随着自己的天分限制所能达到的地方来。如果说得太过,也就不是‘修辞立诚’了。”


“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如所谓‘察之于念虑之微’,此一句不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作一例看2,是无轻重也。”

【注释】

【译文】

“文公‘格物’的学说,只是缺少关键之处。比如所谓的‘察之于念虑之微’,这一句不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为一件事来看,是不分轻重了。”

Footnotes

  1. 修辞立诚:语自《周易·乾卦·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意谓通过修饰自己的言辞来树立诚实可靠的形象。

  2. 察之于念虑之微、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语自朱熹《大学或问》:“昔者圣人盖有忧之,是以于其始教,为之小学,而使之习于诚敬,则所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者,已无所不用其至矣。及其进乎大学,则又使之即夫事物之中,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致乎其极,则吾之知识,亦得以周遍精切而无不尽也。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