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具体论述了“尊德性”与“道问学”合一,“尽精微”与“致广大”的统一,在根本上是要强调“致知”与“格物”的统一,由此坚持了心物合一、知行合一、内外合一的心学基本原则,是对当时分心物为二学风的矫正。

以方问“尊德性”一条。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1,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而己。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

【注释】

【译文】

黄以方就“尊德性”请教先生。

先生说:“‘道问学’就是为了‘尊德性’。朱子说‘子静以尊德性教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一点儿?’,他就是把‘尊德性’与‘道问学’当两件事看了。况且像现在我们讲习讨论,下了不少功夫,无非是要存养此心,使它不丧失德性罢了。‘尊德性’岂能是空洞地尊,而不再去问学呢?‘道问学’岂能是空洞地去问,而与德性再无任何关系呢?若真是如此,那么我们今天的讲习讨论就不知道究竟学的是什么东西!”


问“致广大”二句2

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

【注释】

【译文】

黄以方又向先生请教“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两句话。

先生说:“‘尽精微’即为了‘致广大’,‘道中庸’即为了‘极高明’。因为心的本体原本广大,人若不能‘尽精微’,就会受私欲的蒙蔽,在细小处就战胜不了私欲。因此能在细微曲折的地方穷尽精微,私意就不能蒙蔽心的本体,自然不会有障碍和隔断,心体又怎能不广大呢?”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是事理之精微?”

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译文】

黄以方又问:“精微究竟是指念虑的精微,还是指事理的精微?”

先生说:“念虑的精微就是事理的精微。”

Footnotes

  1. 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朱子大全·文集》卷五十四《答项平父》朱熹语:“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子静,即陆九渊。见前注。

  2. “致广大”二句:指《中庸》第二十七章“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