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重在诠释心学之“物”,问题意识在于“物”在外还是在内,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心”“物”关系。在论证逻辑上,王阳明首先论证身心一体,心是主宰;其次,心主意,物是意中之物,也就是心中之物。故身、心、意、知、物是一件,心外无物。因此格物即是诚意,如希颜所言;格物即是格心明理,如王阳明认为甘泉随处体认天理,即是体认物。
正德乙亥1,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2。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3,甘泉持旧说。先生曰:“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旧说之是。先生又论《尽心》一章4,九川一闻,却遂无疑。
【注释】
【译文】
正德乙亥年,陈九川在龙江第一次见到先生。当时先生正和甘泉先生讨论“格物”的学说,甘泉先生坚持旧说。先生说:“这是在心外探求了。”甘泉先生说:“如果认为探求事理是外求,那是把心看小了。”陈九川十分赞同旧说。先生又谈到《孟子·尽心》里的章节,陈九川听后,对先生的“格物”学说就没有疑问了。
后家居,复以“格物”遗质。先生答云:“但能实地用功,久当自释。”山间乃自录《大学》旧本读之,觉朱子“格物”之说非是,然亦疑先生以意之所在为物,“物”字未明。
【译文】
后来先生在家闲居,陈九川又向先生请教“格物”的学说。先生回答说:“只要你能踏实用功,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山中居住期间陈九川抄录了《大学》的旧本阅读,觉得朱子“格物”的学说并不正确,但也怀疑先生把意的所在之处当作物的观点,对于“物”这个字还不明白。
己卯5,归自京师,再见先生于洪都6。先生兵务倥偬7,乘隙讲授。首问:“近年用功何如?”九川曰:“近年体验得‘明明德’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推入根源,到‘诚意’上,再去不得。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后又体验,觉得意之诚伪,必先知觉乃可,以颜子‘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为证8,豁然若无疑,却又多了‘格物’工夫。又思来吾心之灵,何有不知意之善恶,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始能如颜子未尝不知耳。又自疑功夫颠倒,与‘诚意’不成片段。后问希颜9,希颜曰:‘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注释】
【译文】
正德己卯年,陈九川从京师回来,在洪都再次见到先生。当时先生军务繁忙,只能抽空讲授于他。首先问陈九川:“近年来用功如何?”陈九川说:“近年来,我体会到‘明明德’的功夫只是‘诚意’。从‘明明德于天下’,一步步追根溯源,到‘诚意’上就推不下去了。‘诚意’之前怎么会有‘格致’的功夫呢?经过体验,觉得意是否真诚必须先有知觉才行,颜回的‘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可以为证,于是我豁然开朗,确信无疑,但又多了一个‘格物’的功夫。又想凭着我心的灵明,怎么会不知道意的善恶呢,只是因为受到物欲的蒙蔽罢了。必须格除物欲,才能像颜回那样善恶尽知。我又怀疑是功夫用反了,导致‘格物’和‘诚意’联系不起来。后来问希颜,希颜说:‘先生认为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说得好极了。’我又问:‘为什么是诚意的功夫?’希颜让我再仔细考虑体察。但是我始终没有体会出来,特此向先生请教。”先生说:“可惜啊!这本来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惟濬从你所举的颜回事例中就可以说明了。只要知道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事就行了。”
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其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乃释然,破数年之疑。
【译文】
陈九川疑惑地问道:“物在心外,怎么能和身、心、意、智是一件事呢?”
先生说:“耳、目、口、鼻、四肢,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没有心怎么能视、听、言、动呢?心要视、听、言、动,没有耳、目、口、鼻、四肢也不行,所以没有心就没有身体,没有身体也就没有心。只是就充塞空间而言称为身,就主宰作用而言称为心,就心的发动而言称为意,就意的灵明而言就是知,就意所涉及的而言就是物:都只是一件事。意不能凭空存在,必须附着事物,所以要想‘诚意’,就要随着意所涉及的事物去格,摒除人欲而恢复天理,那么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受到蒙蔽,就可以致知了。这就是‘诚意’的功夫。”
于是陈九川才疑虑顿消,破解了数年的疑问。
又问:“甘泉近亦信用《大学》古本,谓‘格物’犹言‘造道’10,又谓‘穷理’如‘穷其巢穴’之‘穷’,以身至之也。故格物亦只是随处体认天理11,似与先生之说渐同12。”
先生曰:“甘泉用功,所以转得来。当时与说‘亲民’字不须改,他亦不信,今论‘格物’亦近,但不须换‘物’字作‘理’字,只还他一‘物’字便是。”
【注释】
【译文】
陈九川又问:“甘泉先生近年来也相信《大学》旧版本,认为‘格物’如同‘造道’,认为‘穷理’的‘穷’就是‘穷其巢穴’的‘穷’,要亲自到巢穴里去。所以‘格物’也就是随处体察天理,这似乎同先生的学说渐渐一致了。”
先生说:“甘泉先生肯用功,所以他能转变过来。当时我对他说‘亲民’不用改为‘新民’,他也不相信。现在他所讲的‘格物’与我的观点却也接近了,只不过不用把‘物’字改成‘理’字,仍然用‘物’字就行了。”
后有人问九川曰:“今何不疑‘物’字?”曰:“《中庸》曰‘不诚无物’13,程子曰‘物来顺应’,又如‘物各付物’、‘胸中无物’之类14,皆古人常用字也。”
他日,先生亦云然。
【注释】
【译文】
后来有人问陈九川:“现在为什么不怀疑‘物’字?”陈九川说:“《中庸》说‘不诚无物’,程子说‘物来顺应’,又比如‘物各付物’及‘胸中无物’等,都是古人常用的字。”
后来,先生也是这样说的。
Footnotes
-
正德乙亥:即正德十年(1515),时王阳明四十四岁。 ↩
-
龙江:龙江驿,在今江苏南京西北。 ↩
-
甘泉先生: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1466—1560),广州府增城(今广东增城)人。从学于陈献章,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任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与王阳明相与讲学唱和,主张随处体认天理,与王阳明之“致良知”门户相对,二人弟子及后世学者多有调和者。 ↩
-
《尽心》一章:即《孟子·尽心上》第一章。 ↩
-
己卯:即正德十四年(1519),时王阳明四十八岁。 ↩
-
洪都:今江西南昌。 ↩
-
倥偬(kǒng zǒng):急迫匆忙。 ↩
-
颜子“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语自《周易·系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
-
希颜:《王文成传本》《阳明弟子名录》《阳明弟子传纂》《儒林宗派》均无此名。陈荣捷先生认为希颜为希渊(蔡宗衮)之误。蔡宗衮,见前注。 ↩
-
造道:语自《二程集·遗书》卷十八:“问:‘学者不必同,如仁、义、忠、信之类,只于一字上求之,可否?’曰:‘且如“六经”,则各自有个蹊辙,及其造道,一也。仁、义、忠、信只是一体事,若于一事上得之,其它皆通也。然仁是本。’” ↩
-
格物亦只是随处体认天理:语自《甘泉先生文集》卷七《答陈宗亨》:“格物者,至其理也。学、问、思、辨、行,所以至之也。……格物云者,体认天理而存之也。” ↩
-
似与先生之说渐同:语自《甘泉先生文集》卷七《答阳明》:“格者,至也。‘格于文祖’‘有苗来格’之‘格’。物者天理也,即‘言有物’‘舜明于庶物’之‘物’,即道也。格,即造诣之义。格物者,即造道也。执行并进,学、问、思、辨、行,皆所以造道也。……居安资深逢源,即修齐治平之谓也。” ↩
-
不诚无物:语自《中庸》第二十五章:“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
-
物各付物:语自《二程集·遗书》卷十八程颐语:“盖人万物皆备,遇事时各因其心之所重者,更互而出,才见得这事重,便有这事出,若能物各付物,便自不出来也。”胸中无物:语自《二程集·外书》卷十一:“尧夫(邵雍)胸中无事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