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从“格物”入手,重在讲《大学》“三纲”的关系,其中存在着王阳明以儒学经典解读佛教的诠释方法和基于这一方法对佛教之道的误读。王阳明对“三纲”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是基于心学建构起来的。在王阳明看来,“明明德”是体,“亲民”是用,体用不二。同时,王阳明认为“明明德”“亲民”的最高目标是“止于至善”。“三纲”之间的逻辑关系表明,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内,“明明德”的内圣之学和“亲民”的外王之学是一体达用的,言“明明德”,同时内涵着“亲民”,言“亲民”同时包含着“明明德”,所以良知本身包含着德性和德行两个互相交融的方面。因此,大人之学是上学下学、上达下达一体圆融的学问。心学的上一截(逻辑上姑且如此讲,实际是上下一贯的)即是不离亲民的“明明德”,“明明德”即是明心见仁,它贯穿、涵摄“八目”,“八目”即是“明德”的发用,故“明明德”便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那么真实的佛教之道(上一截)是什么呢?佛教的核心理论即“缘起论”,指一切事物皆须依因缘而生起。它同时又演化为两层意涵:一是“缘起性空”,事物因缘和合才能生起,无真实自体故本性为空,因其强调事物之真实本性,所以称之为“真谛”。二是“性空缘起”,正因为事物本性皆空,所以才能和合生起,因其强调事物之世间相状,所以谓之为“俗谛”。真谛是形上的,俗谛是形下的,因此,佛教之道即是真谛。那么,真谛和俗谛是什么关系呢?在佛教教义中,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或者说,缘起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缘起。因为真谛随缘而起,随缘而灭,本自空性,因为空性,所以不碍事物的缘起。真谛有异于俗谛,但又不离俗谛。在这一点上,真、俗二谛有似于“明明德”和“亲民”。但关键的一点是,因为佛教的缘起论立场,真谛和俗谛其实都是空。所谓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色空空,空空色色是也。因此俗谛不是真谛的发用,真谛也不是俗谛的本体。真、俗二谛和“明明德”与“亲民”的关系有着内在的巨大差异。如此看来,王阳明把佛教之道释为“明明德”显然是不恰当的。

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译文】

陆澄向先生请教格物。

先生说:“格,就是正。纠正那些不正的念头,让它们归于正道。”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

【译文】

陆澄问:“知止,就是知道至善只在我的心中,原本不在心外,而后志向安定。”

先生说:“对。”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1,是动静皆有事。”

【注释】

【译文】

陆澄问:“格物是要在动处用功吗?”

先生说:“格物不分动静,静也是物。孟子所说的‘必有事焉’,意思是无论动静都要做集义的事。”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译文】

“功夫的难处,全都在格物致知上,这就是诚意的事。意诚之后,大体上心也就自然中正,身也就自然得以修养。只是正心、修养的功夫,也各自有用力的地方。修身是已发之功夫,正心是未发之功夫。心正则是中,身修则是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2,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3,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注释】

【译文】

“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即使‘亲民’也是‘明德’的事。‘明德’是此心中的德,也就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假使有一事一物不得其所,便是我的仁还有未尽之处。”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译文】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这就像道教、佛教的学说一样了。”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译文】

“至善,就是性。性原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所以称为至善。止于至善,这是恢复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Footnotes

  1. 必有事焉:语自《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朱熹注云:“正,预期也。《春秋传》曰‘战不正胜’,是也。”

  2. “格物致知”至“平天下”:语自《大学》首章,即所谓格、致、正、诚、修、齐、治、平八个条目。

  3.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语自《二程集·遗书》卷二程颢语:“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