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以儒、佛、道比较的视角,揭示圣学功夫体用一源、上下一贯的特征。阳明心学以心为体,抛却了朱子学道心、人心之别,更易走入空疏,故王阳明不断强调知行合一、事上磨炼等功夫,以区别于佛道。同时,王阳明对功夫需先立心体的强调,也使其学说不可否定“高明”一路,故从功夫角度看,王阳明并不否定“穷其极至”。王阳明肯定圣学功夫上下一贯正体现了儒学的特征。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王阳明对佛、道之理解采取了心学立场,故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误读。但以儒判教的立场是宋明儒家的基本立场,也是时代学术与政治关系特征的体现。

王嘉秀问1: :“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2,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3,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4,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5。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6。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7。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8,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

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9,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智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10。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蓍固是《易》,龟亦是《易》⑪。”

【注释】

⑪蓍(shī)、龟:蓍草和龟甲。古时用以卜筮预测吉凶,用蓍草称“筮”,用龟甲称“卜”。

【译文】

王嘉秀问:“佛教凭借超脱生死来诱导人入道,道教以长生不老来诱导人入道,他们的本意也不是要人做不好的事情,追根究底,也是看到了圣人的上面一部分,但这并不是求道的正路。如今做官的人,有通过科举的,有通过荐举的,有通过传奉的,同样可以做到大官,但终归不是做官正道,君子是不会去做的。道教、佛教到了极处,与儒者大体相同,只是有了上面一部分,却遗失了下面一部分,终究不能得到圣人全部的本意;然而儒、佛、道三者上一部分是相同的,这是不可歪曲的。后世儒者又只注意到了圣人的下面一部分,因而上下分裂失真,使儒学流于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也最终不免成为异端。研究这四家的人,终生身心劳碌困顿,对自身却没有一点儿益处。相比那些道教、佛教的信徒,清心寡欲,超脱于世俗烦累之外,这些人反而有所不及了。如今的学者不必上来就排斥道教、佛教,而应当笃志研习圣人之学。圣人之学阐明发扬,那么道教、佛教自然会消亡。否则的话,儒者所学的东西,恐怕道教、佛教的信奉者或会轻视,反想让佛、道两家拜服儒学,不是很难吗?这是我的鄙陋的看法,先生认为怎样?”

先生说:“你所论说的大体上正确。只是所谓的上面一部分、下面一部分,也是人们见解偏颇才会出现的。如果论及圣人大中至正的道义,则上下通达,都是相通的,又有什么上面一部分,下面一部分?‘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是仁者把它叫做仁,智者把它叫做智,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阴阳之道却不懂得,因此君子所遵循的大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仁、智怎么能不称为道呢?只是见解偏颇了,就有弊病出现。”

“用蓍草占卜固然是《周易》,用龟背占卜也是《周易》。”

Footnotes

  1. 王嘉秀:字实夫,辰州(治今湖南沅陵)人。王阳明自龙场归来后受学,好谈仙、佛。

  2. 长生久视:语自《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视,活,生存。

  3. “有由科”三句:科,指分科考试取士。贡,荐举优良生员入仕。传奉,不经吏部铨选,由宫廷以谕旨直接安排做官。

  4. 上一截:指上达。下一截:指下学。《论语·宪问》云:“下学而上达。”指由切近而至高远也。

  5. 诬:歪曲。

  6. 异端:语自《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指正统之外的其他学说、学派。

  7. 泯:灭,消亡。

  8. 不屑:轻视,瞧不起。

  9. 一阴一阳之谓道:语自《周易·系辞上》。意谓阴阳交替变化就叫做道。

  10. 道鲜(xiǎn):语自《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