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从心学的角度解释《大学》与《中庸》的关系。佐藤一斋于《传习录栏外书》谓:“天命之性,即明德也。率性修道,即明德亲民之止于至善也。戒慎恐惧,即格、致、诚、正、修也。天地位、万物育,即治国、平天下也。”此语已将《大学》首句与《中庸》首章关系言之甚明。

澄问《学》《庸》同异。

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1,为《中庸》首章。”

【注释】

【译文】

陆澄问《大学》《中庸》两本书的异同。

先生说:“子思将《大学》的主旨概括为《中庸》的第一章。”

Footnotes

  1. 子思:名伋(约前483—前402),孔鲤之子,孔子之孙。相传子思作《中庸》,即《礼记》第三十一篇。《史记·孔子世家》云:“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