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以鬼事言“集义”。所谓“集义”,即是要凡事不悖天理,皆合于义。凡有鬼,即是集义功夫有欠缺,有不合于义者,故心怕。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心存敬者,即是心怀戒惧,唯恐理有所乖,义有所失。如怕鬼,说明对理(义)无敬畏,则不合集义功夫。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1,而心有所慊2,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注释】
【译文】
陆澄问:“有人晚上害怕鬼,怎么办?”
先生说:“这只是平日里不能做到积德行善,内心有所疑惑,因此害怕。如果平素行为与神明相合,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子莘曰3: :“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注释】
【译文】
马子莘说:“正直的鬼不必害怕,担心邪恶的鬼不管人的善恶,因此未免害怕。”
先生说:“难道有邪恶的鬼能迷惑正直的人吗?只是有这种害怕,就是心地不正了,所以有被迷惑的,并不是鬼迷惑他,而是心被自己迷惑了。例如人好色,就是被色鬼迷惑;贪财,就是被财鬼迷惑;不该生气而生气,就是被怒鬼迷惑;不应害怕而害怕,就是被惧鬼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