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从心与理、心与物的关系解“心”。“心”本是虚灵不昧的,故心中万理具存,万物具感,离开心,则理无、物无。因此从本体角度言,心与理一,心与物一,从方法角度言,以心释理,以心观物。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1。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注释】
【译文】
“保持心空灵而不愚昧无知,众多道理存具心中,万事万物就都能够显现出来了。心外没有道理,心外也没有事物。”
Footnotes
-
“虚灵”二句:语自朱熹《大学章句集注》“明明德”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