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阳明心学之“静坐”不是要执着于“为静”,而是要依良知而行,在动静之间达到心体之“定”。去欲是为存理,但如执于“欲去”,则是又添了一个意必的心,反而与心体有隔。

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

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1。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方子!”

是友愧谢。

少间,曰:“此量非你事,必吾门稍知意思者为此说以误汝。”

在坐者皆悚然。

【注释】

【译文】

一位朋友问:“想在静坐时,把好名、好色、好财等病根,逐一找出来,清除干净,恐怕这是割肉去疮吧?”

先生正色说:“这是我治病救人的药方,真的能驱除人的病根。有再大本事的人过了十几年之后,也还用得着。你要是不用,就放起来,不要糟蹋了我的药方!”

这位朋友惭愧地道歉。

过了一会儿,先生说:“我想这也不是你的问题,一定是我这些稍懂意思的学生们这样说来误导你。”

在座的人都恭敬起来。

Footnotes

  1. 亦还用得着:参见佐藤一斋《传习录栏外书》:“此功夫与《中庸》‘戒惧’、《大学》‘格致’同,戒惧期中和、位育,格致期治国、平天下,所谓‘更有大本事也’,故阅十数年,亦宜用此工夫,不独在初头入手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