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以心学解释孟子和告子,论证心学的“不动心”。告子是欲把捉一个心不动,为不动心而做不动心的功夫,反而有了执着,动了心。孟子是集义,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事为动静皆合于义,顺于理,故良知本体无有牵滞,原自不动。

先生曰:“孟子不动心,告子不动心,所异只在毫厘间。告子只在不动心上着功,孟子便直从此心原不动处分晓。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若告子只要此心不动,便是把捉此心,将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挠了,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集义’工夫,自是养得充满,并无馁歉1;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此便是浩然之气2。”

【注释】

【译文】

先生说:“孟子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区别只在毫厘之间。告子只在不动心上用功,孟子就直接从心的原本不动处用功。心的本体原本是不动的,只因为行为不符合义就动了。孟子不论心的动与不动,只说‘集义’,所行没有不符合义的,这心自然就不会动了。如果告子只要这心不动,就是抓住这心,把它生生不息的根源反而阻挠住了,这不但徒劳没有益处,反而又损害了它。孟子‘集义’的功夫,自然将心存养得充盈饱满,没有一点儿缺憾;自然纵横自在,生气勃勃:这就是浩然正气。”

Footnotes

  1. 馁(něi)歉:意指缺乏、不足。

  2. 浩然之气:语自《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朱熹注曰:“难言者,盖其心所独得,而无形声之验,有未易以言语形容者。故程子曰:‘观此一言,则孟子之实有是气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