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讲动静之功夫。在王阳明看来,动静皆功夫,二者非有体用之别。动中可见体,静中亦可见体,因此动静皆是用。但王阳明同时也认为,如果从体用一源出发,自然也可以讲静见体、动见用的,此是一婉转语。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1,如何?”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注释】

【译文】

薛侃问:“先儒认为心的静是本体,心的动是发用,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心不能用动静来比喻本体和发用,动静是一时的。就本体而言,发用在本体;就作用而言,本体在发用,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如果说静时可以见心的本体,动时可以见心的发用,这是没有问题的。”

Footnotes

  1. “先儒”二句:语自《二程集·文集》卷九《与吕大临论中书》程颐语:“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