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从心学功夫与佛教功夫的区别讲心学功夫之实学性质。心学功夫虽有一悟而全,彻上彻下的特征,在根本上是有着不离事物求心体的具体用功之地的,这与佛教的缘起性空是有着本质不同的。正如施邦曜于此所评:“如此方见《大学》字字皆实际学问,空谈名理俱是无当。”
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未免堕于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1,无怪闻者见疑。”
【注释】
【译文】
来信写道:“只是担心先生的学说太过高妙,功夫入手途径太过便捷,后学门生在传承先生学说的过程中产生谬误,未免就陷于佛教明心见性、定慧、顿悟的机锋,难怪听闻您学说的人会产生怀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2,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闻者本无求为圣人之志,又未尝讲究其详,遂以见疑,亦无足怪。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了然矣!乃亦谓立说太高,用功太捷,何邪?
【注释】
【译文】
我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观点,是指学者在日常事为之中体察本心,体察、研究、实践、履行,在切实之处用功,这其中有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正好与空虚、顿悟的观点相反。听闻我的学说的人本来并没有追求成为圣人的志向,也未曾讲求研究学说当中的细节,于是就产生怀疑,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像你这样高明的人,自然应当是一语之后就明白了!你却也说立论过高,用功过捷这样的话,为什么呢?
Footnotes
-
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戒、定、慧”是佛教信徒修持的“三学”,东晋名僧道安法师曾说过:“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定,又名“禅定”,指通过集中精神观想特定对象,从而获得悟解或功德的一种思维修习活动;慧,也称智慧,指以“假有”“性空”理论去观察认识一切现象的特殊观点和方法。以智慧指导禅定,以禅定启发智慧,名为“定慧双运”。顿悟,指不经渐进阶梯式修炼,通过灵知突然觉悟,直接把握佛教最高真理。典型如禅宗六祖慧能在《六祖坛经》中表达的“明心见性”之论。机:机锋,佛教禅宗用语。指问答迅捷、含义深刻的语句。 ↩
-
区区:自称谦词,微不足道的意思。格、致、诚、正:语自《大学》首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