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讲功夫之用力处在于“事”,从逻辑上分析,可见三个方面:第一,由“用”到“体”的反求功夫。“理”之用为“文”,由“文”可见“理”;第二,由“行”到“知”的一贯功夫。“理”发用之对象为“事”,在“事”上存“理”即是“行”,其中蕴含“事上磨炼”的功夫,也体现了王阳明一贯的“知行合一”思想;第三,不离见闻的功夫实践。王阳明强调良知不是见闻,但又不离见闻,体现了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的辩证关系。
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天理1。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注释】
【译文】
徐爱问:“先生认为‘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我深刻思考之后,还是没能弄明白,请您略加开导解释。”
先生说:“‘礼’字就是‘理’字。‘理’表现出来,被人识见,就是‘文’。‘文’的隐微不得见的内涵就是‘理’:这二者本是同一件东西。‘约礼’是要使本心纯粹成为天理。要使本心纯粹为天理,必须从天理表现的地方用功。例如表现在侍奉亲人时,就要在侍奉亲人上学习存养天理;表现在侍奉君主时,就要在侍奉君主上学习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富贵贫贱时,就要在身处富贵贫贱上学习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患难或外邦时,就要在身处患难或外邦上学习存养天理。至于是践行还是不践行,开口还是沉默,无处不是如此,随时随地表现在行动上,就要在那上面学习存养天理。这就是‘博学之于文’,就是‘约礼’的功夫。广泛学习存养天理,就是为了求得至精的境界;恪守礼仪,就是为了求得天理的纯粹。”
Footnotes
-
“发见于处富贵”四句:语自《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夷狄,泛称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