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以《大学》为中心,王阳明阐述了其“格物”与朱熹的不同:第一,格物非格外在对象之物,而是求内在之至善,二者在功夫方向上已然不同;第二,在功夫次序上,王阳明不同意朱熹“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格物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的“格物”之训,认为其“格物”作为初学功夫,与事相关,尚与天为二。相反,王阳明强调功夫先立心,格物之功便是“反求”而“得之于心”,“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由此,格物便是格心,便是尽心,便是知性,便是知天。朱、王“格物”之别在于出发点一者为“物(事)”,一者为“心”。第三,从“立心”出发,王阳明释“物”为“事”,在根本上是将“物”内在化,统摄于心(意识)之内,这是其与朱熹的重要区别。正是在此意义上,施邦曜评曰:“人看得‘物’字是死的,先生看得‘物’字是活的。”王阳明对“物”的解释是我们理解其心学功夫立场与进路的关键。另外,本条中阳明心学“四句理”的提出,即“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也是理解阳明心学功夫和心学意义世界建构的入手处。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1,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2,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注释】

【译文】

徐爱问:“昨天听了先生‘止至善’的教诲,已经觉得功夫有着力的地方了。只是想想,觉得与朱子关于‘格物’的训导始终无法吻合。”

先生说:“格物是‘止至善’的功夫,既然明白了‘至善’,也就明白‘格物’了。”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3,《孟子》之‘尽心’‘知性’4,皆有所证据5,以是未能释然6。”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7,曾子反求诸己8。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9,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10?‘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11?”

【注释】

【译文】

徐爱说:“昨天我将先生的教诲推论到‘格物’的学说,似乎也能明白个大概了。只是朱子的训导,在《尚书》中的‘精一’论、《论语》中的‘博约’论和《孟子》中的‘尽心’‘知性’里都有所依据,因此还没能完全领悟。”

先生说:“子夏深信圣人,曾子从自身上反省探寻。笃信圣人固然是正确的,然而比不上反躬自省深切。你现在既然不能完全领悟,又怎么能承袭于旧说,不探求切当的答案呢?就比如说朱子也尊敬相信程子和他们的学说,但对于不符合他自己想法的,又什么时候盲从过呢?‘精一’‘博约’‘尽心’这些学说,本来与我的学说吻合,只是你没有深入地思考罢了。朱子关于‘格物’的理解,未免牵强附会了,并不是‘格物’原本的要旨。追求精粹是达到纯极的功夫,广求学问是恪守礼法的功夫。你既然明白了‘知行合一’的学说,这就可以用一句话说明白了。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能够达到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能够达到的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能够达到的事。朱子解错‘格物’的学说,只是因为颠倒了这含义,认为‘尽心知性’就是‘物格知至’,要初学的人去达到‘生知安行’的事,如何做得到?”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12。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13,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注释】

【译文】

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会是‘生知安行’能达到的事呢?”

先生说:“人的本性是本心的主体,天理则是本性的根源,因此尽心就是彻底发挥本性。‘只有天下至为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才能认知天地化育生命’。存心,也就是说善心并没有得到彻底发挥。知天,犹如知州、知县的‘知’,是自己分内的事,已经与天合二为一。侍奉天,就像儿子侍奉父亲、臣子侍奉君主,必须恭敬奉承,然后才能没有闪失,还是与天没有合二为一,这就是圣人和贤人的区别。至于‘夭寿不贰’这种本心,是教导为学者一心行善,不能因为困厄显达和寿命长短,就动摇了行善的心,却只去修身以待天命;至于困厄显达和寿命长短,尽管是命中注定,我也不必为此动摇心志。侍奉天,虽然与天未能合二为一,已经认知到天理的存在;等待天命,就与从未见面却在此等候类似:这就是初学者建立本心时,有刻苦勤奋的意思在。如今朱子却颠倒顺序了,所以使得学者无从着手。”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晚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14,《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注释】

【译文】

徐爱说:“昨天听闻了先生的教诲,我也隐约感到功夫应该这样用。现在又听到先生这样训诫,更没有可疑惑的了。我昨晚思考,‘格物’的‘物’字,就是‘事’字,都是从本心上来说的。”

先生说:“是。身体的主宰便是本心,本心的生发便是意念,意念的本体便是知,意念的所在便是事物。如果意念在于侍奉亲人上,那么侍奉亲人就是一件事物;意念在于侍奉君主上,那么侍奉君主就是一件事物;意念在于仁治百姓、爱护万物上,那么仁治百姓、爱护万物就是一件事物;意念在于视听言动上,那么视听言动就是一件事物。所以我说没有本心之外的天理,没有本心之外的事物。《中庸》说‘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的功夫,讲的都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

Footnotes

  1. 止至善:语自《大学》首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至善,即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2. 朱子“格物”之训:朱熹补注《大学》第五《知本章》云:“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3. 博约:语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又《论语·子罕》:“颜渊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即博文、约礼,广泛地学习文献典籍,并以礼约束自己。

  4. 尽心、知性:语自《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意即充分发挥人善良的本性,就能知晓人的本性。知晓人的本性,就能知晓天命了。

  5. 皆有所证据:按,朱熹从格物穷理的观点解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程子曰:‘人心,人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惟精以致之,惟一以守之,如此方能执中。’此言尽之矣。惟精者,精审之而勿杂也。惟一者,有首有尾,专一也。”(《朱子语类》卷七十八)朱熹引侯仲良的《论语说》从格物的观点注解“博约”说:“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约我以礼,克己复礼也。”(《论语章句集注·子罕》)朱熹从格物的观点注解“尽心知性”曰:“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孟子章句集注·尽心上》)

  6. 释然:疑虑消除貌。

  7. 子夏:卜(bǔ)商(前507—?),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提出过“君子有三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均反映孔子思想,故谓“笃信圣人”。

  8. 曾子:曾参(shēn,前505—前435),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在今山东平邑南)人。与其父曾点同师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反求诸己: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语。

  9. 狃(niǔ):习惯。

  10. 苟从:《朱子语类》卷六十九云:“程子曰:‘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程子此语,某亦未敢以为然。天且弗违,此只是上天。”此程颐语见《伊川易传》卷一。

  11. “尽心、知性、知天”数句:《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中庸》第二十章云:“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朱熹注解《孟子》上述“尽其心者,……所以立命也”曰:“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养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知天而不以殀寿贰其心,智之尽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智有不尽,故不知所以为仁,然智而不仁,则亦将流荡不法,而不足以为智矣。”王阳明从其心学出发,并不同意朱熹此注解,故谓之“错训”。生知安行,即“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省语。学知利行,即“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省语。困知勉行,即“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省语。

  12. “惟天下”二句:语自《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13. 夭寿不贰:语自《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贰,三心二意,意即怀疑、动摇。

  14. 不诚无物:语自《中庸》第二十五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意即没有诚敬之心就没有万事万物。诚,指诚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