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讨论了朱熹与王阳明对“知止而后有定”的不同理解,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朱、王之功夫向度的差异,朱熹认为求至善于事事物物,王阳明则认为求至善要内求心体。不过王阳明肯定了二者在“至善”的终极境界上的一致性。本体、功夫不同,境界一致,这是历来朱、王之辩的论域,也保证了二者同属于“圣学”范畴。其实,这一问题也体现为朱、王对“心”与“物”关系问题的认识。朱熹认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即理在心外、物亦在心外。王阳明否定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心体),即是心与理一,心外无物,但王阳明不否定求心功夫“未尝离却事物”。值得注意的是,朱熹的物上求理与王阳明的事上磨炼具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孙奇逢曾点评于此说:“不专在事物上,却亦不离却事物,便活。”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1,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2,似与先生之说相戾3。”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4,却是义外也5。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6。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7。”

【注释】

【译文】

徐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认为这句话讲的是‘事事物物都有定理’的意思,这似乎和先生的学说相悖。”

先生说:“在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就是把义看做人心之外的东西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功夫到‘至精至一’的地步就是了。然而至善也未曾脱离客观事物,朱子在《大学章句》注解中所谓的‘穷尽天理的极限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欲私心’的人,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Footnotes

  1. 知止而后有定:语自《大学》首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即知道应达到的目的,就能志向坚定。

  2. 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朱熹在《大学或问》中云:“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大学章句集注》注云:“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朱子语类》卷十四中,子升问《章句》《或问》:“语似不同。何也?”曰:“也只一般。”

  3. 相戾(lì):前后矛盾,相违背。

  4. 至善:语自《大学》首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 义外:语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而孟子主张仁和义皆在内,反对告子的“义外说”。

  6. 至精至一:达到“精一”。

  7. “本注”句:朱熹《大学章句集注》注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曰:“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