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条阐述王阳明“心一”的观点。上条“精一”之训表明“心”有“用(现象)”和“体(理)”两个层面,但其实是一个心,由此出发,道心与人心只是一心。而朱熹的“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则视二者为主从关系,实为二心。这是王阳明所反对的。对此,施邦曜极力赞成:“此即孔子道二,仁与不仁之说,出此入彼,只有一个,更无两个,可不慎哉?”而心学殿军刘宗周则认为王阳明之说和程、朱无别,他认为:“人心本只是人之心,如何说他是伪心欲心?敢以质之先生。”可见,即便是在心学内部,心一心二的问题一直是后人纠结的问题。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1。’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2,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注释】

【译文】

徐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根据先生‘精一’的解释来推论,这句话似乎有弊端。”

先生说:“是。本心只有一个,没有掺杂人的私欲时叫做‘道心’,掺杂了人的私欲时叫做‘人心’。人心能够达到纯正的就是道心,道心失去纯正的就是人心:最开始并没有两颗心的分别。程子说‘人心就是私欲,道心就是天’,这句话似乎是把心分为两颗心,但实际上是领悟到了人只有一个本心的意思。现在朱子说‘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于道心’,这就是有两颗心了。天理和人欲不能并立共存,怎么能说天理为主宰,人欲听命于天理呢?”

Footnotes

  1. “道心”二句:语见朱熹《中庸章句序》:“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道心、人心,语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2. 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二程集·遗书》卷十九程颐语:“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